首页 / 

聚焦煤电转型 2025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五十四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召开

©原创 作者: 曹雅丽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11 13:1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深化,煤电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煤电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加快向清洁、高效、灵活方向转型。

7月10-11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五十四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出席会议并致辞,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作会议主旨发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蔡义清主持会议。

于崇德在致辞中总结了过去一年煤电发展的关键成就,分析了当前煤电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就推进煤电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在役煤电机组适应性改造和运维管理,更好发挥灵活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和电力电子装置大量接入,系统灵活调节需求激增,煤电仍是现阶段最经济可靠的灵活调节电源。煤电企业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煤电机组的功能定位,扎实做好适应性改造和精细化运维管理,切实提升机组灵活调节能力和兜底保供能力,为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高效消纳贡献力量。

二是科学规划选址新上煤电项目,提升煤电机组全生命周期价值。煤电在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建设中作用关键,但其高碳属性与当前脱碳技术、电价承受力的矛盾客观存在。当前系统面临平衡与稳定运行压力,煤电企业需系统思考,既要勇于担当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支撑新能源发展的重任,又要综合考虑项目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全生命周期的投入产出效益。科学规划选址新上项目,确保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是切实提升煤电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

三是加强与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推进新一代煤电技术落地应用。煤电企业是推动新一代煤电发展的主体,科研机构是重要支撑。煤电企业需因地制宜、因企制宜,联合设备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发挥企业专家人才优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学推进新一代煤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切实提升在役及新建煤电机组的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能力水平。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对标竞赛的引导作用,持续开展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竞赛。该竞赛历经30余年实践成效显著,2024年度参与对标机组(1441台、7.55亿千瓦)的代表性显著增强(60万及以上千瓦级和百万千瓦级机组占比均超80%)。通过全行业对标,引导煤电企业强化技术进步和精益管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会议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电力行业1000MW、600MW、300MW级煤电机组能效对标结果。2024年度,共有154台1000MW级、574台600MW级、713台300MW级,共计1441台,装机容量7.55亿千瓦的火电机组参加了2024年度电力行业煤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按照《全国火电燃煤机组竞赛评比管理办法》(2020版)和规定,共评选出48台1000MW级、166台600MW级、191台300MW级机组。会议同期还围绕煤电低碳化发电技术、煤电机组运行管理经验等专题开展了技术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由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和国家电投集团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办,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来自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国家电投、长江三峡、广东能源、浙江能源、国投电力、华润电力、京能电力、深圳能源、江苏国信、中煤电力、安徽皖能、河南豫能、河北建投等代表参加会议。


作者:曹雅丽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