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积极介入互动平台 创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6-08 16:01
分享到:
  “两报一窗”(墙报、黑板报、宣传窗),曾经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时代,若再死守这些“阵地”,那真是太OUT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积极闯入BBS、QQ群、微信、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抢占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高地,充分利用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所给予的全新武器,改进和提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
  以网络BBS形式出现的“职工论坛”,就是互联网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全新、高效载体。它与过去“两报一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相比,区别在于: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交流环境和主客体的虚拟性;交流双方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信息发布的广泛性和及时性
  传统的“两报一窗”,其信息发布是受版面和时效制约的,而“职工论坛”,完全不受时空限制,信息发布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布信息,员工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信息。信息内容和讨论的话题也更加广泛,即可以“纵论天下事”,也可以“细议身边物”,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员工都可以在“职工论坛”上就任何话题展开全面、自由、深入的讨论。这是过去“两报一窗”所办不到的。
  “职工论坛”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及时性、快捷性,也是过去“两报一窗”无法企及的。只要是论坛注册用户,无论他的身份如何,只要他有想法,并愿意在论坛上表达,就可以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地上网吐槽,而围观者也能即时获取这些信息,愿意点评的可以立马跟帖。
  “职工论坛”这种信息发布的广泛性和及时性,一方面无限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活动时空,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职工论坛”迅速把握员工的思想特征、情感特征、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与员工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及时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前瞻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两报一窗”,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单向灌输式的,即“我说你听,我写你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泾渭分明。而在“职工论坛”里面,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员工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线被彻击碎,灌输式教育、被动式教育,被双向性教育、互动式教育所替代。
  传统的“两报一窗”,信息交流具有显性的主客体之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掌握着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因此处于交流的主体地位,而员工是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交流的客体位置。但在“职工论坛”里,信息交流的主客体界线已被打破,人人都可以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主张,人人都是论坛的主体。
  在“职工论坛”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该再以“教育者”自居,一味地对员工进行“说教”了,而是应当充分认识并尊重员工发表意见的主体性,相信每位员工都有能力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职工论坛”里都拥有己的话语权,都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中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议题。
  “职工论坛”这种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构筑起企业管理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广大员工之间更直接、更便捷、更融洽的沟通平台,让以前的“领导”在论坛里成了员工的知心朋友。过去那种“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单向强制性灌输方式被抛至云霄,这就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企业的向心力提供了保障。
  交流环境和主客体的虚拟性
  传统的“两报一窗”,其信息交流的时间、地点、环境均是真实的,信息发布者都具名具姓,信息接受者也都有名有姓。而“职工论坛”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所以它是虚拟的。
  但是,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网络世界必然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在“职工论坛”中,每位员工都可以匿名注册并随时登录,在论坛里,任何人都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匿名发表意见。因此,每位登录论坛的员工,既是信息发布的主体,又是信息承受的客体。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员工在论坛中的虚拟性,主要表现为身份虚拟和角色虚拟。
  正是因为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员工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便直言的意见,表露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流露的心声。而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完全可以用“旁观者”的身份,“拍砖”那些不正确的观点,“点赞”那些正确的意见,并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宣扬自己的主张,引导论坛的舆情,弘扬正能量,抵御负能量,从而推动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建设。
  “职工论坛”这种交流环境和主客体的虚拟性,既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论坛里充当“围观者”,及时发现、整理、汇总员工的真知灼见,又可以充当“引导者”,引导员工充分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惟独不能充当的就是“教育者”,若再以教育者的身份在论坛里指手划脚,其后果一定会被口水淹死。
  交流双方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传统的“两报一窗”,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员工之间,交流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交流方式和方法也是不对等的,职工群众总是被动地参与交流,被动地接受教育,通常也引发员工们的反感。
  而在“职工论坛”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员工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运用的交流工具、交流平台也是相同的,双方的交流方式也是对等的,参与交流的人群也更多更广泛。
  员工在论坛上匿名发表意见时,往往更加“肆无忌惮”,提出的问题更加尖锐,吐起槽来更加不顾情面,因此“职工论坛”上讨论问题,往往要比座谈会获得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也正因为在网络上,人们身份、角色的虚拟性,所以在唇枪舌剑的争论中,总是能收获真知灼见。因为,当人们换一种身份、角色看问题时,往往会“突发奇想”,蹦出闪光来。
  “职工论坛”这种交流双方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彻底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一言堂”的教育模式,让更多的职工群众通过论坛,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好“职工论坛”这个双向、平等、民主、多维度的互动交流平台,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不断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发展。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