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方案浮出 北京国资国企或将大调整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6-08 16:08
分享到:

  日前,北京召开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公布了《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自去年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的公布打响了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后,多地陆续跟进发布本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但和上海同样拥有大量优质国有资产的北京,因顾及首都的定位、京津冀一体化和央企的协调等问题,表现较为谨慎。
  北京出台的《意见》不仅直面国有企业的分类问题,首次将国有企业分为城市公共服务、特殊功能和完全竞争三类,还提出了80%以上国有资本将集中到公共服务等领域,国资增量将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和环节退出。北京市国资布局将面临重大调整,北京新一轮国资改革即将拉开序幕。
  优化国资配置是关键
  专家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北京国资国企改革启动后,国资布局将面临大调整,原先竞争性领域的国企面临的变化最大。国资将会大部分集中到公共服务领域,一些传统行业的国企可能需要引进新的资本。
  《意见》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等领域。
  《意见》同时绘制了提高国资集中度的实施路径:在国资存量方面,按照资产同质、经营同类、产业关联的原则,推动国资向优势产业、企业集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在增量方面,鼓励国有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文化创意、高新技术、新兴服务业等领域,同时加大国资对节能环保、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城市运行服务的投入力度。国资增量一般不再以独资增量方式进入完全竞争领域;在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方面,将推动国资从不具备竞争优势、效率低下的企业退出,从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的产业以及低端环节中退出,把腾退出的资源用于发展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
  为了更好地优化国资配置领域,北京市还将在现有一级企业基础上,改组改造几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这些企业将根据市国资委授权,经营所投资企业国有资本,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北京市副市长张工表示,优化国资配置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目前,北京市国资分布过散、战线过长,不少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要实现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提高国资的集中度。
  截至目前,北京市监管的国有企业有66家,涉及多个行业。除了像北京公交集团、自来水集团、基础设施公司等从事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外,北京汽车集团、北京金隅集团、北京首都旅游集团、首钢集团、王府井百货集团分别从事汽车、房地产、旅游、钢铁和商业零售业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表示,北京是一个国资大市,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超过两万亿元,但目前分布于竞争性领域占60%以上,归属于母公司的国有权益资本在5000亿元上下,配置于竞争性领域也在60%左右。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文化历史名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特大型城市,国有资本没有必要继续集中于那些非国有资本可以发挥作用的竞争性领域,而且在这些竞争性领域,现有的国有资本长期处于低效状态,所以在未来几年,通过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对国有资本进行再配置,是非常必要的。
  一级企业产权改革试点将启
  北京国资改革方案另一个重点是,加快竞争类企业的上市步伐,推进具备条件的一级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形式,统筹运用上市公司平台,加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整合力度,推动同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到2020年,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力争达到50%以上。
  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张宪平此前曾透露,“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已确定。整体上市的、试点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的、规范董事会建设的和主辅分离的,各有几个试点企业。”但本次并没有公布。
  北京市市属国有一级企业中大部分资产已经进入上市公司的企业。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北京市国资委要在一级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具备条件的一级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改革力度较大。其中重点提及要和央企、中关村企业、区县企业互相参股,属于利用首都的优势进行改革。
  “这使得北京市一级企业产权改革有望突破。”张文魁表示,我国国有企业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母子孙公司层层往下分叠,许多子公司和孙公司在过去十多二十年里逐步推行了有限的产权改革,一些已经变成了含有大宗非国有股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还有一些改造成了上市公司。但是,各级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也就是国有集团的母公司,基本上还保持国有独资状态,造成中国国有企业群体中独特的“老体制管新体制”、“半身不遂”的情况。
  把母公司保留为国有独资企业,即使下级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实际上也相当于下水游泳的人还留一只抓岸的手,这是游不远也游不好的,国有资本的配置、国有企业的运营在整体上还是无法真正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治理根本谈不上。
  张文魁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要有所突破,必须要推进一级企业的产权改革。北京的这份《意见》虽然是说一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而不是直接讲一级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略嫌美中不足,但与其他已经出台类似意见的省市相比,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从北京市的指导意见来看,有些一级企业将会走整体上市的道路,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设想,这样就有利于一级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政府直接出资的一级企业有43家,市属国有企业有46家上市,总市值超过5500亿元。北京国资委下属大型上市企业不多,直属千亿级企业仅有首钢总公司和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业内专家表示,“从此前中央到各地的国企改革试点来看,基本选取的都是一些领域的领先企业,而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有几家很早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混合所有制发展比较成功,纳入混合所有制试点的可能性很大。”
  三级分类明确改革走向
  相比以前公布的地方改革方案,北京的《意见》在改革目标中增加了“明确国有企业分类”的内容。市属国有企业将被分为三类:城市公共服务类、特殊功能类、竞争类。
  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等功能,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企业经济效益。
  特殊功能类企业主要承担市委、市政府在不同阶段赋予的专项任务和重大项目,实现政府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促进城市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目标。
  竞争类企业以资本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类企业包括战略支撑和一般竞争性企业,其中战略支撑企业是符合首都战略定位,引领带动产业升级,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作用的企业。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公共服务类和特殊功能类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应占到国有资本总量的60%以上,竞争类企业以战略支撑企业为主。
  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未来改革方向将大相径庭。张工表示,从目标取向上看,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主要任务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和运行效率;特殊功能类企业主要任务是创新运行模式、商业模式,提高重大专项任务的保障能力;竞争类企业则是以资本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确定企业分类后,就可以对不同类别企业在股权结构、治理结构、选人用人和评价考核等方面分类施策,引导企业按照不同目标发展。”
  国有企业的分类是困扰国资改革的一大难题,公共服务类和特殊功能类企业的界定存在很大争议,不同企业类别的划分,将影响未来国资国企改革的走向。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为避免这方面的难题,下一步国家层面的国资改革,很可能采取两级分类,将公共服务类和特殊功能类企业合并为需要国家投入类。
  同时,国有企业往往涉及多项业务,实际操作中的企业界定类别就更是问题。
  北京国企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数量不少。北京城建集团、北京首钢、北京北辰实业、北京首都旅游集团,分别从事房地产、钢铁、商业零售、旅游等业务,均是竞争性业务。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业务既有竞争性的,也有公共服务性的,比如首创集团也有地铁和高速公路投资。
  对于北京国资国企改革未来的实际操作,业界专家都表示要拭目以待。
  李锦表示,北京的国资改革中,关键是看最后怎么具体分类,分类不清楚容易造成混乱,会影响改革。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