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量子计算正在倒逼密码技术革新

©原创 作者: 赵志强 发表时间:2025-05-08 13:16
分享到:

当普通量子计算机可在毫秒级时间内破解现行加密体系时,传统的数据安全系统将如何迎战?

“如果量子计算是‘矛’,那么抗量子密码技术就是‘盾’,较好的方案就是提前构建‘盾先于矛’的防御体系”。

国内较早开始抗量子密码技术的研究者之一,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刚认为。

安徽大学毕业的冯刚在密码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其创办的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是安徽首家、国内首批专业的PQC商业公司,已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研发,并与合肥本地科研机构形成深度合作。

密码技术升级黄金窗口期

“量子计算正倒逼密码技术的革新”冯刚介绍,现行RSA等非对称加密算法依赖大数分解难题,而量子计算机凭借“并行计算”特性,可轻易破解2048位密钥。若量子计算技术成熟,现有密码体系或将在瞬间崩溃。

冯刚称,以目前银行业为例,信息系统绝大部分依赖RSA等传统算法,一旦量子计算机成熟,金融交易、资产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命脉将面临系统性风险。

“我们正身处密码技术升级的黄金窗口期。”冯刚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开始筹备能够抗量子攻击的加密算法来替代传统算法,当前美国已发布4项抗量子密码算法标准,计划2035年完成全面迁移,全球密码领域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全球智库普遍预测,2030年将成为“量子威胁”临界点。目前,美欧已投入超百亿美元布局抗量子密码迁移,我国也将该领域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据冯刚介绍,国内抗量子密码研究主要方向是通过融合数学与物理的创新路径,即构建基于格密码、哈希函数等复杂数学问题的加密方案,即使量子计算机也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破解,实现“盾先于矛”的防御目标。

一场静悄悄的密码革命

作为中国量子科技的核心策源地,合肥在全球量子领域稳居第二,同样抗量子密码技术也走到了世界前列。2025年初,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正式推出国内首批PQC实用化密码服务平台,意味着抗量子密码技术的商业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密码是数字时代的‘空气’,看不见却不可或缺。”冯刚称。

密码技术的革新对于普通个人来说,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实际上根本是感觉不到的,就像平时大众用手机支付,感觉不到这里面有密码技术的,大众感觉到的只是刷了个脸或者按了个指纹。所以说密码技术的更多工作实际上是在更底层来体现的,它实际上不会被用户所看到。”冯刚说。

“安全技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感防护,”冯刚说。比如说我们的设备提供了抗量子密码算法的能力,并且在用户端部署起来了,这对于大众平时使用是无感的,不会对日常的使用习惯造成任何影响。

“真正的安全,是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在冯刚看来,这场静默的“量子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信任基石。

行业发展需解决衔接问题

冯刚过去二十多年来专注密码与网络安全,主持了多项产品及系统的开发工作。2022年创立合肥量盈科技后,冯刚的研究重点从经典密码技术转向量子密码技术,以及二者的融合。

在冯刚看来,抗量子密码技术应用的堵点,是怎么让现有用户的历史系统和历史数据进行无缝迁移。“用户已经有大量的系统开始使用了,在量子计算没有普及的情况下,让用户把现在用的传统算法都停下来肯定不现实,既有成本的问题也有安全观念的问题。”

“我们其实希望用户数据可以平滑地切过去,”冯刚说。2025年,合肥量盈科技推出两大核心产品:量子安全服务平台和高性能加密机。其中量子安全密码服务平台支持传统密码与抗量子算法的无缝切换,用户可通过标准化接口灵活配置加密方式,无需重构系统即可实现“国密算法+抗量子”双层防护。而高性能加密机基于国产化硬件平台,针对金融、政务等高安全需求场景设计,具备万兆级数据处理能力与毫秒级低时延。

我们试图通过模块化设计,帮助用户以最小成本完成密码体系升级,避免“推倒重建”的高昂代价,解决是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在冯刚看来,未来十年抗量子技术将成为密码产业的核心增长点,如何通过工程创新破解技术鸿沟,使抗量子密码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应用,是行业发展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赵志强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