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季度新型储能装机下滑 混合独立储能项目投运成亮点

©原创 作者: 余娜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5-07 17:1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新型储能近年迎来高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

不过,今年一季度,新型储能的增长态势略有放缓。根据CNESA Data 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分别下降1.5%/5.5%。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GW/10.57GWh,同比分别下降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同比分别下降10.9%/11.6%。

“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40.8GW—51.9GW之间,新型储能装机将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行业洗牌加剧;技术革新推进行业从‘卷价格’向‘卷价值’转变。预计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一亿千瓦。”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4年度储能数据发布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如是预测。

电源侧、用户侧装机下滑 锂电项目规模占比98%

一季度,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主要呈现哪些特点?

24省新型储能项目投运,河北规模领先。从区域分布上看,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宁夏、新疆、云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14省新增装机规模超百兆瓦。河北张家口察北管理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项目,以及多个新能源配储项目投运,新增投运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3.2小时,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独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占比超50%。从应用分布上看,电网侧功率规模占比52%,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新增装机规模2.63GW/6.48GWh,同比分别增长46%/68%,共有21个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其中百兆瓦级以上项目17个,主要分布在河北、宁夏、云南、山东、贵州等11省。电源侧,新增装机规模1.83GW/4.09G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31%,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均为新能源配储项目,分布在山东、新疆、河北、甘肃、河南等15省,其中,山东新增投运功率规模占比42%,居全国首位。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1%,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广东等13个省份。细分场景方面仍以工商业储能为主导,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北、华南等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工商业用户侧项目的装机规模最大,占比超50%。

技术方面,投运项目以电化学储能技术为主,锂电项目规模占比98%,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主导。混合储能方面,应用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超级电容、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混合储能技术的独立储能项目相继投运;国内首个混合构网型储能项目——国能宁东新能源混合储能示范电站投运,该项目采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此外,云南文山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瓜州北大桥白杨100MW风电项目等采用非锂技术的储能项目也相继投运。

首个混合构网型项目投运 钠电储能试点加速落地

一季度,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主要包括哪些典型代表?

第一类,储能“大”项目。

1月22日18时10分,张家口察北管理区300MW/1.2GWh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是国内已建成并网的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也是河北省第一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配备了240套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的并网,为坝上及冀北地区的新能源消纳带来了曙光。

2月,全国单体最大的组串式储能电站——衡水春晟新能源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在复杂的土壤条件下,项目团队凭借远东5MWh储能系统的卓越性能,克服了施工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短等挑战,实现了储能设备的高效运行。

第二类,混合独立储能项目。

1月,山东高速能源发展公司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山东高速新泰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次性送电成功,正式并网运行。该项目创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混合储能技术,由29套97.3MW/195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与1套2.7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单元组成。该技术组合充分发挥了两种电池的优势,使电站具备安全性强、储电容量大、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混合储能技术优势显著。

3月6日,国内首个混合构网型储能项目——国能宁东新能源混合储能示范电站顺利并网运行。该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国能新能源院和宁夏电力共同开发,依托宁夏新能源曙光第一储能电站落地实施。电站建设规模为锂离子电池10MW/20MW、超级电容规模1MW/5min、钠离子电池200kW/400kWh。项目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低成本、长寿命、强支撑能力的构网型混合储能模式,并通过了国内首次混合构网型储能短路实验,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3月27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200MW/400MWh锂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正式全容量并网运行。该项目位于文山州丘北县工业园区,装机容量为200MW/400MWh,整站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也是全国最大的构网型锂+钠混合技术路线电池储能电站。项目由南网储能公司投资建设,其中锂电池技术路线为180MW/360MWh,钠电池技术路线为20MW/40MWh。项目的建设,为储能行业混合技术路线应用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云南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储能属地应用的成功示范。

3月29日,国内首个集成四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复合型智慧储能示范项目——国家能源蓬莱发电有限公司101MW/205MWh储能电站项目一次并网送电成功,标志着我国首个集成四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复合型智慧储能示范项目正式应用。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电站建设规模为锂离子电池96.3MW/192.6MWh、钠离子电池2.75MW/5MWh、全钒液流电池2MW/8MWh、飞轮12MW/3MWh。项目整合了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钠离子电池、磁悬浮飞轮四大储能技术,是国内首个示范新型储能技术种类最多的项目。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多能互补,项目首次探索在电力现货市场参与调峰调频、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多元服务。

第三类,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

一季度,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试点应用加速落地。煦达新能源在云南文山打造的40MW/40MWh钠离子电池调频+构网型储能项目并网投运。这一项目是国内首个以钠离子电池为核心的构网型储能示范工程,填补了钠电储能+构网技术的行业空白。

“钠离子电池正从单一的电池技术攻关向储能系统集成、功能场景完善、安全策略提升等多领域全面延伸,加快实现对锂电储能的技术替代。”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副院长陈满分析。


作者:余娜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