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各有关方面对外部冲击做了政策应对的充分准备,这不仅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简单来说股市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上比较靠谱,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为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近期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通过公告、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做了披露。“总的看,美滥施关税严重冲击了全球经贸秩序,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不可避免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部分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公司影响更大一些。”吴清分析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吴清表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优秀企业群体代表,具备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第一,超大规模的内需和潜在需求是最大底气。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还是来自国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决定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将持续稳健增长。2024年度有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是盈利的,五成的公司利润是增长的,特别是人工智能引领科技产业浪潮,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相关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2%、12.9%。与此同时,全市场分红、回购创了历史新高,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6%。2025年一季度,从季报看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6%,其中实体经济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3%。第二,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成效显著。自2018年美对我加征关税以来,A股上市公司逐步调整完善海外产能布局,有条件的都在进行调整,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出口收入2018年是4.9万亿元,2024年是9.4万亿元,增长92%,将近一倍;同时,对美直接出口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明显下降,91%的公司对美出口收入占比不足10%。第三,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A股上市公司在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技术的创新性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4月7日以来已经有近35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风雨同舟浪自平。吴清认为,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经历了初期实际上也就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对于资本市场底气和信心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维护市场稳定的坚定决心、有力部署,扎扎实实的行动有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实施,推动市场内在结构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加快形成。三是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四是A股市场估值水平实际上被业界认为仍处于相对低位。沪深300市盈率只有12.3,国内市场主要指数市盈率都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认为,稳股市方面,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前期,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2025年4月份,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