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广东科技学院一支由师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该团队依托东莞市电化学储能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持续攻关,现已形成隔膜、电解液、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多项相关核心技术。
据了解,该团队研发的水系锌离子电池产品性能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最高可实现5000小时的循环寿命,即使在高电流密度条件下仍能保持3000小时的稳定循环。这一成果得益于团队在"静电屏蔽效应"、"脱溶剂化效应"等基础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SEM、XRD等先进表征技术的创新应用。
团队在隔膜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其研发的改性玉米醇溶蛋白隔膜增强技术已发表在材料科学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上。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隔膜材料的性能强化,同时有效促进了Zn2+快速脱溶剂化,抑制了枝晶生长,稳定了锌-电解液界面。该研究为未来新型隔膜材料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思路。
近年来,该团队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在各类创新竞赛中表现优异,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演讲竞赛全国特等奖、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国家级金奖等重要奖项。
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水系锌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究,为推动新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相关成果有望为新型储能设备的研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