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橡胶行业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的复杂形势下,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橡胶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5190.96亿元,同比增长7.67%。销售收入达到5211.53亿元,增长5.91%。在2024年我国橡胶行业逆势上扬、橡胶工业总产值与销售收入均实现增长的大背景下,橡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赋能”。
在此背景下,材料工程行业橡胶技术研发专家胡晓霞宛如一位果敢的“破题者”,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和无畏的创新精神,打破传统技术壁垒,开辟出一条智能化发展的崭新道路。其卓越成就不仅为橡胶工业生产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整个材料工程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凭借其自身能力以及对行业做出的贡献,胡晓霞更是赢得了“2024创新中国材料工程行业发展功勋人物”“2023年度橡胶技术研发领域创新科技成果”“2022中国品牌十大创新人物”等诸多业内极具分量的奖项。
长期以来,橡胶技术研发面临着效率与精度的双重困境。传统的研发模式依赖大量人工操作,测试周期冗长,且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干扰,难以精准把握橡胶材料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表现。胡晓霞敏锐洞察到智能化技术蕴含的巨大潜力,决心以此为突破口,改变行业现状。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苦攻关,她成功研发出了“橡胶材料综合动态性能智评系统V1.0”这项技术成果。
该技术成果功能丰富多样,涵盖材料基本信息录入、动态性能测试、性能数据分析、微观结构分析、寿命预测评估、故障诊断、改性方案建议、维护保养指南、测试报告管理及用户反馈支持等多个方面。动态性能测试功能能够精准模拟橡胶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情况,为产品研发提供可靠数据;寿命预测评估功能可提前预判材料的使用寿命,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维护计划;故障诊断功能则能快速定位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这些功能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橡胶材料性能评估的效率和精度,降低了人力成本,为橡胶工业生产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橡胶材料综合动态性能智评系统V1.0”对橡胶行业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产品研发阶段,该技术成果支持动态性能仿真测试与配方优化,能够精准预测材料在复杂工况下的疲劳特性,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例如,某橡胶企业利用该技术成果对新型橡胶材料进行研发,成功将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了约25%,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环节,该技术成果实现了多批次质量监控,通过微观结构分析追溯工艺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家大型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引入该技术成果后,产品次品率从原来的5%降低到了3%,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8%,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针对老化产品,该技术成果提供量化评估模型,辅助判断回收再利用可行性,为废弃轮胎等资源的循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统计,通过该技术成果的应用,每年可回收利用大量废弃橡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智能化的生产监控和管理模式也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推动了橡胶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此外,该技术成果拥有的集成测试报告自动生成与知识库共享功能,助力企业构建从研发到回收的全链路数字化管控体系。企业可以实时掌握橡胶材料的各项性能数据,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橡胶制品开发效率与质量管控水平。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橡胶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地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众多企业通过应用该技术成果,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优秀典范,引领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稳步迈进。
谈及未来,胡晓霞目光坚定且满怀憧憬。她表示:“橡胶技术研发的智能化征程才刚刚起步,我们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我将继续深耕,进一步研发更多技术,使其在功能上更加丰富、性能上更加卓越,为橡胶工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在我国橡胶行业持续发展的当下,胡晓霞的贡献无疑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标杆。她的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橡胶材料性能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更推动了橡胶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实现。相信在她的引领下,橡胶工业生产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国橡胶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刘年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