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季度出口创新高 摩托车电动化休闲化趋势加速

©原创 作者: 祁晓玲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4-29 16:3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2025年一季度,中国摩托车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会上,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用“三增长、双突破”概括我国摩托车行业现状,产销增长、出口增长、利润增长,大排量休闲摩托车市场与电动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销数据:电动摩托车成内销主力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最新统计,2025年1-3月全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487.29万辆和48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61%和17.09%。其中两大细分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电动摩托车产销81.09万辆和80.1万辆,同比增长17.16%和18.31%,占内销总量的48%(2024年同期为42%),广东、四川等地电摩渗透率已超60%。大排量休闲摩托车(250cc以上)产销20.78万辆和20.48万辆,同比暴涨82.12%和77.23%,占燃油摩托车内销量的15.3%,创历史新高。

“跨骑车复苏明显,踏板车电动化替代加速”。李彬指出,一季度跨骑车销量255.53万辆,同比增长26.74%,而传统燃油踏板车内销下滑1.87%,印证了通勤市场向电动化转移的趋势。

外贸出口:

单月破百亿美元结构持续优化

3月摩托车出口数据引发关注,出口量为109.78万辆,环比增长42.44%,同比增长30.3%;出口额为11.68亿美元,环比激增125.42%,同比增长118.42%。一季度累计出口292.74万辆,同比增长27.59%,出口额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59.04%。

值得关注的是,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一方面排量升级。200系列(150-200cc)出口28.79万辆,同比增长60.33%;250系列出口9.01万辆,增长13.09%;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爆发。中国对墨西哥出口同比增长40%,占总量7.5%;巴西市场出口同比增长达124%,俄罗斯增长52.7%。

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隆鑫、大长江等排名前十企业出口占比达62%,其中隆鑫单季度出口超40万辆。

“出口单价从2024年的601美元提升至804美元,说明中国制造正从‘以量取胜’转向‘品质出海’。”李彬特别提到,意大利市场单价达1948.5美元,彰显高端化成果。

经济效益:研发投入加大推动利润增长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监测的86家重点企业数据显示,1-2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明显。摩托车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1.73亿元,同比提高20.01%;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95.63亿元,同比提高19.84%;完成工业增加值40.71亿元,同比提高27.63%。研发费用为6.71亿元,同比增长18.14%,占营收比重3.17%;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率102.03%,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摩托车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1.76亿元,同比提高20.14%;实现利润总额10.08亿元,同比提高36.60%;实现利税总额18.49亿元,同比提高55.79%。

龙头企业表现抢眼。宗申以25.22亿元营收领跑,春风动力凭借休闲摩托车优势实现19亿元营收,利润增幅超行业均值。但李彬也警示:“应收账款增长20%,产成品存货增加10.14%,说明市场竞争加剧,去库存压力仍在。”

智能化与赛事文化成增长新引擎

对于2025年的发展,中国摩托车商会提出四大预测:一是技术融合。搭载AI辅助驾驶、车联网的智能摩托车占比将突破20%;二是文化培育。中国耐力赛(CEF)等赛事带动骑行社群扩张,预计休闲摩托车用户突破500万人;三是政策红利。多地放宽摩托车通行限制,功能性需求回升;四是出口韧性。预计全年出口额突破90亿美元,东南亚电动摩托车市场或成新增长点。

“中国摩托车产业正在经历从‘交通工具’到‘生活方式’的转型。”李彬总结道,“2025年将是质变的关键一年。”

作者:祁晓玲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