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从去年党中央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紧盯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动态更新完善政策工具箱。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进行了研究。
“此次出台的若干举措,就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研判当前形势特征,果断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而为的又一重大部署。”赵辰昕表示,若干举措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五方面内容。
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若干举措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赵辰昕表示。
若干举措五方面具体内容: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几项具体举措;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几项具体举措;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几项具体举措;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几项具体举措;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几项具体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介绍,将从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五方面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为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下一步,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加快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打造成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高水平开放。”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透露。
“若干举措五方面政策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赵辰昕强调,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会同有关方面抓好若干举措的落实,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不可避免对中国经济带来压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盛秋平在会上表示。
盛秋平介绍,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两稳”政策措施,推出细化举措,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去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乘势而上、加力扩围,支持资金达3000亿元,翻了一倍。”盛秋平介绍,截至4月27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41.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785.5万件,家装厨卫“焕新”4090.6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420万台,合计拉动销售超7200亿元。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补贴优惠。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盛秋平说。
盛秋平介绍,在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满足换新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今年商务部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积极创新、先行先试;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支持服务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此外,还将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扩大入境消费的政策。”盛秋平透露。
“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盛秋平认为。
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五年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内需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赵辰昕表示,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在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持续发力显效,内需潜力在加快释放。
赵辰昕表示,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具体思路和方法也非常明确,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提振消费,近期已经下达了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会根据各地支付进度陆续下达。”赵辰昕表示,还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抓紧出台各领域专项措施,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赵辰昕表示,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畅通循环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力支持实体经济。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邹澜表示,从总量看,人民银行精准投放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
从结构看,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更加有力,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3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约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大约为6200万户,今年一季度增加了93万户,和去年同期一季度相比多增了55万户,超过1倍。
从期限看,中长期贷款持续保持较高增速,为稳投资提供资金保障。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长8.5%。“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9.3%;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1.2%;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8%;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长7.5%,这些增速都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邹澜表示。
从利率看,人民银行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经营主体和居民利息负担持续减轻。今年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同比下降了0.45个百分点;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约为3.6%,同比下降了0.55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以更大力度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指导金融机构对外贸依存度高、暂时遇到困难、产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合理融资需求;聚焦文旅体育、餐饮住宿、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做好“两新”“两重”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此外,我们还在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邹澜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