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崔岩:匠心铸就石油装置检修传奇

©原创 作者: 张楠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4-28 11:32
分享到: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近日,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建修公司东部检修车间维修九班班长崔岩荣耀登榜。

这位扎根一线十年的钳工,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成长为全国劳模的秘诀:“想当好工人,要有真本事!干工作没有捷径,只有立足岗位执着钻研,把技术学懂、将图纸吃透,才能保证装置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国家级创新成果1项、省部级5项、改革创新工作法6项、专利1项,发表论文5篇……众多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更是他对石油事业的赤诚热爱。

十年磨一剑:从技术新手到行业标杆

2014年,怀揣着对石油事业的无限憧憬,崔岩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入职吉林石化,成为一名检修钳工。初入职场的他深知,过硬的技术是职业发展的基石。从进厂第一天起,他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学习中:白天,他紧随师傅脚步,穿梭于各个检修现场,将每一个难点、要点和数据详实记录在随身笔记本上;夜晚,他独自挑灯夜战,反复琢磨白天遇到的问题,力求精准掌握每一项操作要领。

“干工作没有捷径,只有把技术学懂、将图纸吃透,才能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崔岩始终秉持这一信念。每次重要设备检修,他总是主动争取实操机会,将每一次操作视为提升自我的契机。他自发制作检修课件,与班组同事分享交流,虚心接受老师傅的建议,不断完善技术能力。

凭着这股干劲儿,崔岩仅用三年时间,便从普通钳工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主操,2019年担任班长,2023年晋升为高级技师。职业生涯的一次次跨越,皆源于他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和努力,更离不开他对石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在完成日常检维修任务的同时,崔岩积极投身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先后参与航空煤油、国六烷基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他以“零失误”为目标,带领团队完成乙烯装置C3101裂解气压缩机组等10余套机组检修调试,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十年间,他攻克造粒机组异常振动等30余项技术难题,主导12项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研发30余套专用工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如今,作为吉林石化公司专家组成员,崔岩又奋斗在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安装攻坚战中,为企业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临危不乱:手工刮研破解燃眉之急

设备故障是威胁装置稳定运行的“老毛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崔岩总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4年,吉林石化公司三年一度的大检修工作进入关键节点,装置开车筹备工作紧锣密鼓。然而,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零件老化问题集中爆发,德国进口的Z8101减温减压控制系统突发故障,液压调解油路压力波动异常,汽轮机转数偏离正常范围。

面对突发状况,检修团队一度陷入焦虑。崔岩临危不乱,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泵盖变形导致压力降低。由于备件采购周期长,常规更换方案难以及时实施,他大胆提出手工刮研修复的创新方案。手工刮研对技术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但崔岩以专业自信和过硬技术,精准将泵盖平面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提升了密封面强度,确保了装置顺利按计划启动。

崔岩在工作中发现,许多设备故障源于长期磨损和工况变化,常规检修难以根治。某次,乙烯装置美国进口X8002汽轮机振动值严重超标,迫使装置低负荷运行,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和安全。经拆检发现,缸体变形、定位销松动是主因。若按传统做法送至厂家维修,至少需90天,经济损失超500万元。装置早一日修复,企业便能早一日提负荷、增效益。为此,崔岩整宿没睡,画出了维修图,连续奋战,运用偏心原理在销孔上调整同心度,临时解决了问题。但“临时”二字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决不能让“洋设备”变成“卡脖子”设备,崔岩下决心解决这台关键机组的运行瓶颈。他带领团队充分考虑设备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自主设计“汽轮机现场修复装备”,终于实现了不用整体拆卸设备,在现场就能修复的目标,缩短了检修工期,提高了修复质量,节约了成本费用。该成果荣获中国石油第二届创新大赛一等奖。

不仅如此,崔岩还主持研发了“旋转机械振动故障模拟机”等1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1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获国家级创新成果奖,5项获省部级创新成果奖。这些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设备检修,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育才铸魂:将“一人强”转化为“人人强”

崔岩始终坚信,个人能力的提升只是企业发展的一小步,只有将“一人强”转化为“人人强”,才能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级培训师,累计开展各级培训授课500余学时。在培训过程中,他针对生产装置设备特点、技能创新、基本功训练等内容,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他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出技师7人。这些学员都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吉林石化公司内训师竞赛决赛中,崔岩以精湛的技术、精彩的讲授、完美的表现,荣获了第一名的佳绩。此外,他还多次到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在校学生授课,让学生们提前了解企业情况,能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同时,他被吉林工贸学校聘为“企业专家导师团成员”,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9年,成为班长的崔岩开始思考如何提升检修管理效率。针对大型设备检修中存在的班长一人指挥、班组成员责任不清晰导致的窝工待料问题,编制了《检修任务分配手册》,将检修项目、注意事项、使用工具逐一细化落实到每个人,确保责任清、任务明,在2024年吉林石化公司全区大检修中,这本手册发挥了巨大作用,他负责的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325个关键点提前5天完成检修,检修质量全部达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此外,崔岩还建立起一整套设备检修电子信息库,按照不同装置、单元、位号进行分类,将检修过的设备信息收集起来,形成“一机一码”库。检修人员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提前了解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工具和注意事项,大幅提高了检修效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的同时,崔岩时刻不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他先后参加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竞赛16次,每一次竞赛对他来说都是一次经验的累积和技艺的锤炼。他努力做到将每一个项目钻研到极致、将每一个动作熟练到极致、将每一个细节打磨到极致。2018年吉林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崔岩克服婚期与赛期重叠的困难,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勇夺钳工大赛第一名;2021年吉林省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荣获钳工大赛第二名;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能竞赛,崔岩从25个省区市的9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钳工赛项“团体一等奖”、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张楠  宋洋)


作者:张楠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