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讯,“我们淮安涟水县特色捆蹄,初尝食味,久嚼生津,试吃装免费尝,不好吃我们包退!”近日,以“最美淮安缘来有你”为主题的淮安“土特产”出村进城公益助农促消费活动在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中,不仅有立减优惠券点燃线下摊位的购销热情,在一些摊位上的线上带货直播间也是人气爆棚。这其中,淮泗村的不少特色农产品摊位就格外忙碌,一边招呼着逛展的市民,一边还与线上的粉丝积极互动,大家看着后台节节攀升的销售数字充满喜悦。
2025年4月20日李浩书记在现场主持活动。
“这可多亏了咱们村的小李书记,年轻人带着我们学的多、看的远,大家日子都过的更有盼头!”江苏省淮安市淮泗村村民张大爷在摊位上看着直播间里上涨的粉丝数和营业额乐的合不嘴,而他口中的小李书记,正是将原本“无资源、无企业、无青壮年”的“空心村”打造成如今“电商+合作社+农户”的“网红村”的领路人——淮泗村党总支书记李浩。
毅然返乡“挑大梁”
一抹乡愁点燃回乡奋进斗志
作为一个出生在淮泗村的“90后”,年少求学时,李浩就离开故土在外打拼,历经10多年的商海历练,他在县城置办了房产,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小老板”。
“2021年,我回到老家过年,邻居家孩子抱着外出打工父母的腿哭喊,像极了自己童年留守的经历。”李浩说,那一瞬间,乡愁的冲击、别离的苦楚给他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为什么大家不能留在村里发展?自己就不能给家乡带来新的变化吗?回乡大干一场的冲动不断在他心里翻涌。
当年,他毅然放下了经营多年的生意,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淮泗村,参与了村委会换届选举,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村官。看到村里人口老龄化严重,孤寡老人、残疾人多,集体经济薄弱,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等发展困局,李浩深切体会到青壮年离乡打拼的无奈,但他更深感肩头的重任与使命。“只有把村子整体环境和发展氛围搞起来,家乡才有人气,生活才有希望。”彼时,在李浩心中就默默种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要把淮泗村打造成一个集产业兴旺、生态和谐、乡风淳厚、治理高效、生活富足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典范。
基层治理“显身手”
改善民生兴建设赢得村民盛赞
“要想发展稳,众心要齐,民气要顺。”上任伊始,李浩作为村委会副主任,面对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支委平均年龄58岁、23件十年以上的历史遗留问题,李浩迅速制定方案,要让村民拧成一股绳,齐心谋发展。
“解决矛盾不能等群众上门,要主动去‘三顾茅庐’。”李浩很快独创出“三顾茅庐”矛盾化解法,针对村民诉求,实行“组长初访—支委再访—书记终访”的三级响应机制,小事当日结、难事三天清。正是这种“主动上门、事不过三”的诚意,让淮泗村一年内实现了“零上访”。
工作中,他更是坚持身先士卒,拆旱厕先从自家亲戚动工,亲自带领村民们修建了更加宽广平坦的道路,深入一线保障水电供应的稳定可靠,并牵头实施升级通信设施……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用一碗水端平的公正赢得民心。
2022年9月,因表现突出,李浩被任命为淮泗村党总支书记,并补选为村委会主任,正式成为村庄“一把手”。这一任命既源于上级组织的推荐,更得益于村民对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善基础设施等工作的认可。
乡村振兴“展宏图”
培育网络流量解锁富民密码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而面对相对“贫瘠”的淮泗资源,李浩这位年轻的“一把手”展示出了超越自身年龄的成熟与魄力。
“没有资源就创造资源!”2023年初,李浩筹集资金,在村里拍摄短视频。期间,他还手把手教会村民“拍段子”,很快,5个标准化直播间开始24小时轮播,货架上陈列着村民自产的土鸡蛋、鲜牛肉等近50种农产品,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村官IP”电商矩阵。
图为2023年初李浩书记在村里直播助农。
“钱包鼓了,我觉得这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李浩笑着说,据统计,淮泗村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35户村民户均增收2.3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6万元。“想让年轻人能回村创业就业,要让大家看到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李浩说,目前,已有4-5名外出青年返乡创业,曾经的“空心村”现在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们需要更多不怕吃苦、善于创新的年轻人扎根土地。”
眼下,李浩正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计划筹备联动周边城市举办省级农产展会,让淮安捆蹄、蒋坝鱼圆等非遗特产走向全国,打造“有吃有玩有产业”的新淮泗。(王荣斌 鞠建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