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开展“‘乡’约华电,‘冀’力助农”消费帮扶活动。
“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岗位,从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到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拓宽乡亲们致富增收新渠道。”在现任中国华电集团河北分公司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王晓波和公司历任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省级贫困村西窑头村,2024年集体收入90.1万元,在阳原县三马坊乡11个行政村中排名第一。
“造血式”帮扶,乡村焕新颜
2016年底,西窑头村村委会屋顶建成投产30千瓦扶贫光伏项目。随着投运年限增长、组件衰减,发电量逐年降低。王晓波发挥技术专长,带领工作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升级和增容改造,年发电量同比提升超20%。
图为增收有“鱼”促振兴,助力当地特产罗非鱼销售。
2018年投产的107座村集体蔬菜大棚项目,由于自然灾害、棚膜老化等因素造成损毁,需要进行维护。王晓波奔走多地,调研大棚维修及运营经验,指导村民加强蔬菜大棚运营管理,协调落实村维修资金96.7万元。
图为组织村民在“华电幸福互助院”欢聚一堂。
创新开展村集体闲置农机公开“竞租”活动,盘活集体资产。20余名村民争相竞价,外租农机及配套设备6套,实现村集体年均增收1.2万元。
发挥驻村优势,发动驻村队员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助力华电曲长城村20MW风电项目列入河北省第一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提供200万元收益分红。
帮在关键处,扶在心坎上
村民曹素清患有脉管炎晚期,行动不便,唯一照顾他起居的父亲也因病离世,曹素清一度丧失生活信心。为了让这位42岁的小伙重拾信心,王晓波经常到家中与其拉家常,帮其查找对症治疗医院。带领工作队为其搞卫生、修院墙、种菜地、办低保。2024年6月份,工作队又为曹素清购置了一台电动轮椅并发放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不善言语的曹素清声泪俱下:“感谢华电驻村工作队,是你们再次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图为组织村民剪纸娱乐活动。
2024年,村民曹占同承包了6座蔬菜大棚,秋收时节,满棚绿油油的油麦菜、花菜却因价格及运输成本因素滞销,眼看一年的收成就要落空,心急如焚的曹占同第一时间想到了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王晓波立即着手联系客户并向区域公司求助。在河北公司帮助下,通过食堂集中采购等形式,解决了曹占同的“燃眉之急”。
图为组织帮扶村学生暑期研学。
发挥工作队桥梁纽带作用,获取河北公司支持、帮助,畅通与属地政府沟通联系渠道。促成河北公司工会、三马坊乡政府联合举办“‘乡’约华电,‘冀’力助农”活动。6个月时间里,帮助当地销售蔬菜近1000斤、罗非鱼5000斤、各类农副产品2000余件,消费帮扶为当地创收近30万元。妥善解决村里4名学生及2户脱贫户就业问题,发动区域党员、团员为村内11名家庭困难、6名成绩优异学生捐款2万元。
立村标、装路灯、修水渠、保护古城遗址、解决机井纠纷,以王晓波为代表的“华电蓝”闪亮在村头巷尾。村民发自内心地赞誉“华电驻村工作队比亲人还亲”。
建设好支部,点亮幸福路
扎实开展“驻村党建工作站”建设,组织村内党员参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团员青年暑期研学活动,从田间地头到村组院落,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传,为帮扶村打造一支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党员队伍。开展“党建联姻,党员走亲”系列活动,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图为组织村民在“华电幸福食堂”包饺子,欢聚一堂 图中右二为驻村书记王晓波。
“劳动换积分,积分换物品”这是他与工作队队员共同“设计”的华电爱心积分超市运营理念。身残志坚、乐于助人的村民曹贵金,第一个领取到超市兑换物资。通过引进育肥羊养殖技术,实现大幅增收的脱贫户曹福军也顺利兑换超市物资。自2024年9月底华电爱心积分超市运营以来,村民参与村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图为幸福互助院的老人们。
2024年9月底,河北公司帮扶建设的208.7平米“华电幸福食堂”项目竣工。国庆期间,工作队组织村民欢聚一堂,包饺子、扭秧歌,共庆祖国华诞,相关活动刊发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客户端。在工作队的努力下,西窑头村在阳原县301个行政村中脱颖而出,成功申报2025年度河北省“和美乡村”示范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