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是农事的开端,承载着农户对丰收的殷切期盼。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长坝镇渔窝池村,本应是农户们忙碌播种、播撒希望的时节,却因灌溉用水问题陷入困境。干涸的渠道、荒芜的农田,让村民们满心焦虑与无奈,他们担忧着一年的辛勤付出可能付诸东流。
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第一支队派驻渔窝池村的第一书记吴成龙,驻村近10个月来发现,道路建设项目在当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大量的土方作业使得渔窝池村的地理地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山丘被削平,洼地被填平,这一系列改变直接影响了天然水系的走向。原有的灌溉用水渠道也遭受波及,部分渠道因道路路线规划被截断、改道,新规划的渠道在坡度、管径等方面设计不够合理,导致水流输送能力大幅下降。曾经能顺利汇聚到灌溉渠道的雨水,如今四散流失,灌溉坪塘也逐渐枯竭,蓄水量锐减,引流通道还被碎石垃圾堵塞,使得原本就紧张的灌溉用水问题雪上加霜。
灌溉坪塘枯竭,蓄水量锐减
引流通道碎石垃圾堵塞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吴成龙同志迅速行动起来,组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工作专班,大家围坐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更精准地掌握缺水情况,驻村工作队开启了一场细致入微的走访行动。他们挨家挨户走进农户家中,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农田灌溉的原有渠道、目前需求和实际困难。每一户农户的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以及缺水情况,都被认真记录下来。不仅如此,工作队成员还实地查看各个水源点位的现状,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讨改善方案,并认真组织撰写报告,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努力争取抗旱资金和物资支持。
了解往年灌溉情况
在积极争取外部援助的同时,工作专班组织村民开展自救行动。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响应号召,拿着工具来到田间地头,清理渠道内的杂草和淤泥,对坍塌的地段进行抢修加固。大家齐心协力,不怕脏、不怕累,只为了能让渠道重新畅通,让水能够流进干涸的农田。为了从长远解决用水问题,村里积极向村民宣传节水灌溉知识,通过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大家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鼓励村民采用滴灌、喷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查看堵塞水渠
春耕灌溉用水调研,展现出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责任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在与村民并肩作战的过程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未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坚守岗位,时刻关注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为渔窝池村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村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与欢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