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漳县:山野蕨菜助力乡村振兴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4-25 08:24
分享到:

在家乡漳县一到春天陆续会有各种各样的野菜在山洼林间生长出来,闲暇之余农村人都会去山里面采挖野菜,城里人也能在市场上买到这些山野时鲜尝尝味。甘肃漳县地处西秦岭末端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植被葱郁、山川秀美。是“中国蚕豆之乡”“中国沙棘之乡”“中国绿色名县”。有很多野菜,像荠荠菜、鹿角菜、苦苣菜、乌龙头、蕨菜等等。其中乌龙头、蕨菜都是上乘的美味佳肴,蕨菜因其特有的食用价值被誉为“野菜之王”。

蕨菜是蕨科蕨属植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野菜,其嫩叶和根茎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钾、钙、镁等营养成分。喜阴但又要温度适宜水份充足才能生长,所以在植被丰茂的阳坡、暖和无风的阴坡都适合蕨菜生长,沙棘林下的沃土更是绝佳温床。蕨菜产地广,如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宁夏等地,唯独漳县蕨菜别具风味。每年农历四月半间到五月初蕨菜就逐渐长出,一根根笔直的从肥沃的土壤中探出头来,翡翠般的菜干顶着绒白蜷曲的菜头,宛如婴儿紧握的拳头,着实诱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传统农业为主,除了向粮库交粮和农业税之后,就是解决自己的基本温饱。那些年人们生活取暖、住房建材主要使用木材,树木砍伐植被破坏严重。天气干旱,水土流失,太阳炙烤着山地,农作物产量低。家庭收入单一,村民在农闲时间都会进山挖野菜贴补家用。由于雨水少,天干地燥,山里蕨菜长势不好,灰紫色的短茎不足五厘米,蔫头耷脑地蜷在焦土里,尖上弯曲着一点快晒干的蕨菜头,整根蕨菜看起来不怎么能引起人的食欲。折菜时要将手指尽量深的塞进土里才能使蕨菜长一点,指甲缝里总要嵌满黑泥。满山遍野像寻宝一样搜寻,一整天也折不了几斤蕨菜,那时市场上一斤蕨菜是五毛钱,却是农民重要的零用来源。过度采挖让山间愈发萧条,"连根都掘尽了"的叹息在山沟里回荡。

进入新世纪,经济刺激政策出台,挣钱机会增多,家乡开始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大量土地弃耕,农村也不再囤积存粮。农村建房不再使用木材,取暖方式多样化,植被覆盖面扩大。气候好转、雨水充足,退耕还林后的山野早已变了模样——蕨菜品相长势都不错,挺着二十多厘米的嫩茎,翡翠色泽在晨露里发亮,折断时"嚓"的清脆响声透着水灵劲儿。野生蕨菜年产量约1.5万公斤,主要分布在贵清山、遮阳山等自然保护区及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大学扩招,互联网的热潮正席卷全国,大学生毕业后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把家乡的野菜推广到其他地方,想把蕨菜这种时令野菜深加工销到全国各地,将家乡的美味送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在政策支持下,邀请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农技培训。随着农民知识的增长对蕨菜进行了商品化加工,如:腌制蕨菜、保鲜袋真空包装、速冻蕨菜等,保证任何季节餐桌上都有鲜美可口的蕨菜,誉满陇上,出口日本、东南亚一带。

蕨菜生长在山沟里,折蕨菜要先乘坐去乡镇的大巴车,再步行或者奇摩托车进山,费力费时,不安全不方便。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地,乡镇村社道路全面硬化,在便捷了出行的同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国家级旅游景区:贵清山、遮阳山享誉陇中,贵清山牡丹园、九居谷丹霞地质公园、漳盐文化盐井古镇相继开发。每年的四五月份,一到周末闲暇时间人们便带着家人,约上好友乡村旅游,去周边山里折蕨菜。孩子们课堂外学习生活知识,生活技能:认蕨菜、折蕨菜。满山遍野的疯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这二十年家乡持续植树造林,以前种植的树木也长大成林,到处都是绿意盎然风景秀美。在乡村振兴政策指导,经济支持下,2023年启动乌龙头、蕨菜等山野菜人工驯化项目,计划3年内实现种植规模700亩以上,预计亩产鲜菜2000-3000公斤,年产值可达140万元以上。电商赋能品牌建设,2024年漳县电商销售额增长10%,蕨菜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漳县蕨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5年纳入定西市预制菜产业规划,开发即食蕨菜、蕨菜膳食纤维粉等新产品。

蕨菜是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贴补,是生活小康时餐桌美味,也是生活富足时忆苦思甜的寄托。春暖又花开,四月又半间,又是蕨菜飘香时,笑声依旧荡山乡!(张喜奎)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