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重庆三峡学院“包萝万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以电商直播为纽带,联合綦江区赶水镇石房村打造特色农产品——草蔸萝卜产业链,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售卖草蔸萝卜干、生鲜草蔸萝卜以及团队与当地公司合作研发的草蔸萝卜叶子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6万元,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青春动能,探索出“高校智力+地方产业+数字营销”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深挖痛点:破解传统农业困局
经过10次实地调研,团队精准识别石房村草蔸萝卜产业的四大瓶颈:销售模式单一、品牌效益低、加工产品少、消费群体窄。面对这些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难题,团队基于2024年中央“电商兴农”政策,推出三大创新举措。
图为项目组在石房村的调研照片。
模式创新: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团队首创“1+1+N”经营模式,以农曦电子商务工作室为枢纽,链接草蔸萝卜基地与N个农户,签订萝卜叶收购合同实现风险共担。该模式既保障了农户利益,又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已带动11户农户参与直播销售,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20余个。
技术赋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通过实施“六个统一”标准化管理,团队将草蔸萝卜损耗率降低35%,销售额提升8%。与当地公司合作,突破性研发全国首款草蔸萝卜叶子茶“来福茶”,采用分段式微波杀青等工艺完成8次产品迭代,填补当地草蔸萝卜叶子深加工领域空白。
来福茶与IP来福在原有草蔸萝卜干的基础上,推出的麻辣、原味、剁椒等6种口味草蔸萝卜干,成功拓展18-30岁年轻消费市场。加之生鲜草蔸萝卜直供模式,形成覆盖30-50岁主力消费群体的产品矩阵。
数字营销: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
团队构建私域流量池,通过42场抖音直播等达成约60万元销售额,单场最高观看约2000人次。
图为包萝万象团队直播照片。
原创IP“来福”及《草蔸萝卜节之歌》形成文化传播矩阵,创建话题#2024年草蔸萝卜节之歌,视频播放量超23万次。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带动当地草蔸萝卜干以及生鲜草蔸萝卜收入同比增长超80万元。
图为《草蔸萝卜节之歌》斩获超23万播放量截图。
项目负责人张曼莉表示,“我们正构建‘产品-文化-情感’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包萝万象团队是一支年轻化的创业团队,由6名硕士和12名本科生组成,核心成员包括刘增民、向贵媛、蔡韵秋、张诗晨、顾文奇等。团队在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院长李俊教授、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教师陈心怡老师,企业导师钟英杰老师、白襟宇老师的带领下,以及在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郭作飞教授、农业农村部某处副处长高鸣老师、全国青联常委吴艳老师、学喃(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研总监董得兵老师、中国管理科学院(高级)创业指导师邱晓琴老师以及重庆帛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红梅老师等专家顾问的帮助下,计划以綦江区为圆心辐射重庆乃至全国,将草蔸萝卜打造成重庆的一张新名片。
赶水镇相关负责人高度评价:“该项目盘活了2000余亩萝卜基地,为赶水镇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理念,立志将赶水草蔸萝卜打造成全国1000万人碗中的下饭菜,让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真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幸福味道”,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向贵媛 通讯员:白襟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