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赋能石化行业:构建“少人化、高效化”新型生产模式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4-22 06:0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石油化工行业亟需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突破发展瓶颈。4月16日,以“推动石油化工产业智能化升级,引领设备改造与技术新变革”为主题的2025全国石油化工自动化智能化与设备改造大会,围绕装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维与检维修、人工智能技术在设备管理领域的应用等热点展开探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持续为石油化工行业赋能。

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建立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石油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石油化工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安全保障。同时,设备改造作为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张建立强调。

石化行业推动高风险装置有序退出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石油化工行业不仅对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而且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仪表装备是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运行的“神经末梢”,其国产化与自主可控对国家战略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安全平稳地实现设备淘汰和更新是焦点之一。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李奥杰认为,控制阀作为流程工业的关键设备,需紧跟智能化趋势。国家《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为行业指明了方向,力诺将持续以数字化服务助力客户实现安全、高效、绿色转型。老旧厂区改造需平衡投资与收益,未来将聚焦智能安全帽、无人配送车等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构建“少人化、高效化”新型生产模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经理李季以油气处理厂为例,提出“云边协同”技术方案,可使通过丙烷回收率提升1%~3%,年增经济效益超500万元。

湖北省安全生产协会秘书长蔡格凡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石油化工行业的面貌。例如,采用智能化工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其生产效率可提升20%以上,能耗降低10%左右,。在设备维护方面,通过预测性维护技术,可以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在安全监控方面,智能化工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生产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温度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保障生产安全。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杨飞表示,唯有凝聚智慧、洞悉需求、协同创新,方能破解设备安全改造、能耗优化与智能化升级等共性挑战。中国石化金陵石化设备专家劳瑞卿强调,需结合风险评估与智能化手段,分类实施淘汰与改造,中国石化建立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评估体系,通过“先立后破”原则分类实施,推动高风险装置有序退出,确保了生产安全。

设备的监测管控是其运行维护的基础,在这方面数字技术大显身手。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主任魏强介绍,兰州石化针对超期服役设备,构建了“两级精密点检”体系,通过设备分级管理和IBM设备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数字化。系统可自动筛查设备振动、温度异常并预警,推动故障诊断准确率从10%提升至75%。“未来将把该模式推广至广东石化等单位,助力行业设备管理向预测性维护转型。”魏强表示。

江苏华英阀业有限公司通过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建成一大批数控加工车床和ERP制造资源集成管理系统,并且华英各工厂之间的数据全部由光缆互联共享,有效地集中制造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改善了加工质量和过程控制。其球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和蝶阀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苛刻工况环境且需求量大的石油、天然气、炼油、化工以及长输管线等工业。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测控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任弢认为,重庆川仪作为国产仪表龙头企业,近年来研发的多款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建成多条世界领先的数字化生产线,呼吁行业给予国产装备更多应用机会,共同筑牢工业安全基石。

石化行业正加速步入“AI”时代

随着ChatGPT、DeepSeek的爆火,石化行业正加速步入“AI”时代。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专家刘暄分析,AI将成为石化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工具,在设备监测、故障预测、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AI在石化行业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需要注重人工智能应用与行业特性紧密结合,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并推动行业标准与安全规范的同步升级。“找到核心数据与关键参数,比盲目追求大数据更有价值。”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王少勇提出工艺与设备双维度数据收集理念,主张从生产源头提炼有效信息,构建精简可靠的数据库,并强调“智能化需以安全为第一前提”。

“作为深耕工业互联网20余年的企业,安元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全国超1万家化工企业。”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市场商务总监祝志勇认为,未来行业应携手共建“三个新”:新机构即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新场景即数字化在工艺优化与安全管控等场景的应用、新生态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未来安元科技将持续携手产业链伙伴,以技术创新赋能行业转型升级。”祝志勇说。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咨询中心总经理赵路军则分享了企业在AI落地中的创新成果,即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大模型”,将生产装置的每秒运行数据纳入训练,实现了工艺优化、设备健康预测等场景的突破。同时,中控将推出“硬件租赁+软件订阅”的新型商业模式,以降低企业智能化成本门槛。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处长刘洁波提到,湖南石化通过超声波探头实现油水界面精准识别,解决了传统人工脱水的安全隐患;定量装车系统集成质量流量计与智能控制器,贸易计量误差低于0.2%。“智能化技术是提升储运安全与效率的核心路径,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机器人巡检与模块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刘洁波说。

据介绍,2025全国石油化工自动化智能化与设备改造大会由经燕会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经燕传媒有限公司、经燕(北京)化学工程研究院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化学品安全协会、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组织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位行业代表参加。同时,设置1场主论坛、5场专题论坛及项目对接会、34场专题报告、26家参展单位展示了其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检测设备、工业互联网技术平台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