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这一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金融支持“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农行石河子兵团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落实产业兴农要求,积极对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创新特色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实现资金供给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匹配,有效激活乡村要素资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生猪养殖迸活力
“养殖场闲置的30多个圈栏眼看着就要派上用场了!”江桂花摩拳擦掌地说。作为石河子西营镇颇有名气的养殖能手,她经营的2000多平方米养殖基地里,近千头生猪茁壮成长。今年市场行情转暖,仔猪价格走低,生猪和肉价却小幅上涨,加之饲料价格平稳,这位“女强人”当即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黑猪。
但高价的猪苗价格让江桂花犯了难:与普通大白猪相比,优质黑猪苗价格高出1.5倍,加上饲料储备,资金缺口一下子达到几十万元。转机出现在农行石河子兵团分行参与的一场饲料推介会上。该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新疆天康饲料有限公司的不少下游养殖户都面临资金周转难题,其中就包括江桂花这样的养殖户。虽然拥有成熟稳定的养殖基地,但个体养殖户既缺少抵押物,又很难办理活体抵押,这在过去往往成为融资的“拦路虎”。
“真没想到这么方便!”回忆起办理过程,江桂花脸上的愁云早已散去。农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通过手机操作,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畜牧e贷·生猪养殖贷”的审批发放。
“不需要抵押,不用长时间等待,50万元资金说到就到。”她摸着新入栏的黑猪崽,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蛋鸡产业再升级
在石河子西营镇11连的康楠养殖专业合作社,数万只蛋鸡在三层智能化鸡舍里有序采食,自动化喂料机和环境调控系统实时保障生产环境,刚产出的鸡蛋已通过订单发往乌鲁木齐周边市场。负责人李绍章感慨道:“从传统养殖到全机械化,每一步都离不开农行的支持。”
2021年,怀揣养殖梦想的李绍章创办合作社,却因资金短缺陷入困境。转机出现在2023年,农行石河子兵团分行通过“惠农e贷”发放首笔42万元贷款,帮助合作社完成标准化鸡舍建设,存栏量从2万羽跃升至5万羽。次年受饲料价格波动影响,农行再次雪中送炭,100万元贷款确保供应链稳定,推动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随着2025年180万元“惠农e贷·专业大户贷”的快速到账,合作社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建鸡蛋生产线投产,存栏规模达5万羽,年出栏鸡蛋2500万枚,销售网络覆盖石河子及周边地区。智能化养殖系统实现温控、饲喂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0%。
在金融“活水”持续灌溉下,这个昔日的家庭作坊已蜕变为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形成“智能养殖+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合作社不仅带动10名当地居民年均增收2万元,更通过技术输出培育周边养殖户,成为兵团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李绍章表示:“农行像家人般支持,让我们敢想敢干,未来计划建设标准化分拣中心,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药香飘满致富路
在石河子北野镇13连,农户师大哥望着1000多亩刚播种的桔梗和黄芪等中药材,眼中满是期待。他介绍道:“桔梗药食两用,泡茶可止咳化痰,韩国人还喜欢用它做泡菜,销路很好!”今年40多岁的师大哥一直以务农为生,敏锐察觉到中药材市场的潜力,决定种植桔梗和黄芪。然而,药苗采购、施肥、土壤改良等前期投入让他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
该行客户经理葛冲冲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师大哥的困难,经过详细调研中药材市场前景,为其发放了50万元助农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等到天气暖和一些,药材就该出苗了,今年收成肯定不错!感谢农行的支持,真是造福了老百姓!”师大哥激动地对再次走访的葛冲冲说道。
这笔贷款不仅帮助师大哥顺利开展种植,也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近三年,农行石河子兵团分行通过涉农贷款累计近200亿元的精准扶持,有效支持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书写了边疆特色农业的蝶变篇章。
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像江桂花、李绍章、师大哥这样的农户正一步步走向红火日子,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刘诗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