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打实“挑大梁” 我国七大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发表时间:2025-04-14 12:1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25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主要外贸省市勇挑重担,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4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这7大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持续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力稳住外贸大盘。外贸大省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突出,进出口主体活跃,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了42.2万家,增加了6.1%,占我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的近8成。与此同时,外贸大省积极扩展国际市场,对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对其中89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好于整体水平。

二是有力发挥创新优势。外贸大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季度,外贸大省出口高技术产品7835.2亿元,增长4.5%,占我国同类产品的71.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分别出口3857.1亿元、2365.8亿元、301.1亿元,分别增长1.6%、8.9%、9.9%,占我国同类产品的66%、78.4%、74.8%。

三是有力服务保供稳链。外贸大省进口国内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资源产品、关键零部件、消费品比重大,丰富了国内供给。一季度,外贸大省进口原油、金属矿砂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量的83.1%、67.6%,进口电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78%、88.1%。此外,外贸大省进口消费品3184.2亿元,占全国的8成以上。

与此同时,一季度,我国中西部进出口成绩很“亮眼”。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从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规模来看,一季度进出口是1.84万亿元,增长8.7%,背后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支撑:

一是外贸产业提质升级。中西部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和增效。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出口机电产品7832.1亿元,增长17.4%,高于全国同类产品出口增长8.7个百分点,占中西部地区出口总值的64.7%。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8.4%、21.4%、9.3%。

二是开放口岸助力发展。2024年云南关累港口岸、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口岸对外开放通过验收,新疆别迭里公路口岸获批对外开放,中西部地区“水陆空”立体化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其中,鄂州花湖机场是亚洲第一座、全球第四座专业货运枢纽机场,2025年一季度海关监管花湖机场进出的货物达到7.7万吨,增加了4倍。此外,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口岸正在建设我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依托三大智能平台,货物查验等待时间减少20%、检疫处理作业时间节省3.5小时,通关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效率将大幅提升。一季度,友谊关口岸进出口增长了18.4%。

三是大通道建设加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现在是通江达海,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已开通,“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中亚线发车,打通了多条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开放之路。一季度,中西部地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1871.9亿元,增长17.3%。四是周边开放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沿边省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对周边国家进出口增长7.7%。其中,对越南、吉尔吉斯斯坦进出口分别增长10%和4.8%,占同期我国对越南、吉尔吉斯斯坦进出口总值的35.6%和54.8%。


作者:孟凡君

编辑: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