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临沧临翔:摇响茶马古道新驼铃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4-11 14:12
分享到:

春日的阳光洒落在云南临沧市邦东乡连绵起伏的茶山上,一垄垄古树茶抽出嫩绿的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茶香。村里家家户户都在为头春茶的采摘忙碌着,退伍军人杨中清大哥家也不例外。他正和妻子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捻揉机、烘干机和防潮架,此时,杨中清大哥黝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临沧临翔沪农商村镇银行村居服务工作小组再次对邦东乡杨中清大哥进行贷后回访。

春茶飘香时再访老熟人

杨大哥的茶厂坐落在半山腰的茶林中,钢架结构的铺晒木架上晾晒的茶饼泛着油润的光泽。回忆起七年前,退伍回乡的他怀着“让深山好茶走出去”的心愿,向临沧临翔沪农商村镇银行申请了第一笔50万元的贷款,从此与该行结下了不解之缘。该行客户经理字俊丞翻动着泛黄的信贷档案说道:“从最初的一般授信贷款到现在的惠兴贷,我行累计为杨中清大哥提供贷款扶持150万元,看着他家茶坊从两口铁锅发展成标准化车间。”

泥石流冲垮了仓库,却冲不垮他的脊梁

2022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席卷了杨大哥家所在的寨子。洪水裹挟着砂石冲垮了他家存放茶叶的仓库,300多斤晒青古树纯料被泥浆淹没,精心养护的5亩古茶树也被冲倒了一大片。他的姐姐被泥沙裹挟着冲出上百米,卡在石头缝中,所幸捡回一条命。站在废墟前,这位曾在边疆驻守8年的退伍老兵红了眼眶:“没了茶,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费,全都没了着落。”作为村居小组外派信贷员,字俊丞在入户调研时,看到杨大哥家开裂的土墙和散落的茶筐,心里沉甸甸的。但更让人揪心的是他的沉默——这个曾在边疆哨所扛过无数严寒酷暑的汉子,此刻却像被抽去了筋骨。

“这笔贷款,给了我希望”

字俊丞将具体情况向行领导汇报后,该行行领导给出了“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肯定答复。在专项政策支持下,结合村居业务的特性,该行为杨大哥开通了“绿色通道”:从资料收集、会议讨论、授权审批到款项入账,仅用了4天时间。他用这笔钱重修了钢结构仓库,购置了自动炒茶机,还雇人清理了被掩埋的茶园,并拉着隔壁受灾邻居一同重建。

今年头茬采摘前夕,再次来到杨大哥家走访。新仓库里,晾茶架整齐排列,电焙笼和其他制茶设备正在做最后的质检;茶园里,补种的茶苗已蹿到半人高。“你们看!这是用贷款买的揉捻机,现在一天能处理鲜叶500斤!”杨大哥的妻子捧出刚采摘的春茶芽,一芽二叶,颗颗饱满。最让人欣慰的是,两口子把隔壁受灾邻居也拉进了自己的初制所,手把手教他们标准化制茶。“部队教会我不抛弃不放弃,现在我也得带着周边的人把日子过红火。”

摇响茶马古道新驼铃

刚坐下,杨大哥就执意要求我们品尝一下他家的古树茶。一品茗香,滋味甘甜,在茶香氤氲中,他有些哽咽:“要是没你们的帮扶,我这会儿可能还在工地搬砖还债……现在好了,女儿明年的补习费,都在这茶尖尖上攒着呢!”临别时,夕阳西下,阳光透过树叶,斑斑点点洒在他的背上,那背影仿佛还是当年戍边的战士,只是手中的钢枪换成了炒茶的铁锅。

归途中,漫山茶树在春风中沙沙作响。临沧临翔沪农商村镇银行行长钱平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说道:“我们要向这些制茶人学习,不仅要学会掌握火候般的精准风控,还要具备慢工焙香的耐心,更要有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下一步,该行将加大村居业务资金帮扶力度,让这片千年茶乡飘出更醇厚的幸福滋味,让金融暖流浸润每一寸需要它的土地,让那些被天灾击倒的脊梁,在希望中重新挺立。(段磊)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