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中的佼佼者:安徽银通物联打造新质生产力范本
——访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薛超伟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全场景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以“平台底座+行业应用”的敏捷服务模式,在智慧校园、园区、医疗等六大领域构建起共生共赢的数字生态系统,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增长密码。
技术攻坚:六大中台构筑核心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安徽银通物联市场总监薛超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构建算法中台、支付中台、IOT中台等六大中台,银通物联实现了从需求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全链条能力覆盖,形成了“技术中台+场景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
在核心技术领域,银通物联已突破人脸识别、数据多源异构分析等关键技术,其中IOT低功耗通讯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25年,公司累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授权近百项,先后获评国家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资质,产品通过银联、公安部等权威认证,为智慧医疗、养老等场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
场景深耕:六大领域解锁行业新价值
智慧校园:从“一卡通”到“全场景。在教育领域,银通物联以“开放、融合”为设计原则,打造覆盖K12、中职、高校的全场景智慧生态。通过“软件+硬件+云平台”服务,实现身份认证、消费支付、教学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例如,在深圳龙华区,银通物联与腾讯教育合作推出的“银校通”项目,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学生“一脸通行”,并将考勤、消费数据同步至家长端,助力家校共育。该项目上线后,学校管理效率提升40%,家长满意度达95%。
智慧园区:降本增效的数字化“大脑”。针对企业园区,银通物联提供一体化建设方案,集成员工卡、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身份认证与交易支付的全场景联动。以烟台黄渤海新区为例,其智慧园区管理平台通过整合海关数据、企业申报信息,构建了外贸发展、经济动态等多维分析模块,帮助园区管理处实时掌握全省综保区排名及企业业务量占比,决策效率提升30%。
智慧医疗:重构就医全流程体验。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银通物联研发的医保码全场景应用系统实现了“刷脸就医”。患者通过医保码完成挂号、结算、取药等环节,无需携带实体卡,就诊时间缩短50%。该项目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全场景医保刷脸应用,得到国家医保局高度认可,计划向全国推广。
智慧养老:科技赋能“银发经济”。面对老龄化挑战,银通物联推出“硬件+软件+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毫米波雷达、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并联动服务机构提供助餐、助浴等生活服务。在某养老机构试点中,该系统将意外事件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子女远程监护覆盖率达100%。
智慧水务:精细化管理守护“生命之源”。在智慧水务领域,银通物联自主研发生产调度、管网监测等SaaS系统,实现供水数据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某水务公司应用后,管网漏损率从8%降至3%,年节水效益超千万元。
智慧零售:助力小微经济数字化转型。针对零售行业,银通物联推出银付通SaaS平台,集成移动支付、会员管理等功能。某烘焙连锁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营销活动精准触达,复购率提升25%。同时,平台为政府提供消费洞察数据,为发放消费券、智慧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服务护航:“闪服”理念打造行业标杆
“技术创新是基础,服务能力是保障。”薛超伟强调,银通物联构建了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售前,派出专业设计团队,与客户深度沟通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售中,由工程师团队全程跟进项目实施,确保安装调试高效完成。售后,在安徽17个地市设立驻点,40名技术人员提供7×24小时服务,承诺1小时响应、4小时现场处理。通过“五个统一”“四个不漏”等标准,将服务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
生态布局:从区域龙头到全球视野
目前,银通物联在智慧校园、园区领域的安徽省内市场占有率超70%,全国稳居行业前三。公司在27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并布局海外市场,产品已进入东南亚、中东等地区。2024年,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合肥市瑶海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
展望未来,薛超伟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平台+生态’战略,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更多行业落地,为社会科技进步贡献银通力量。”
从技术攻坚到场景创新,从区域深耕到全球布局,银通物联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数字化浪潮中书写着行业转型的新篇章。正如中国工业报社在“寻找新质生产力领跑者”案例调研行中强调的,企业唯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方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银通物联的实践,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银通范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