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构建金融消保共治体系 多维创新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原创 作者: 高学治 发表时间:2025-04-03 09:57
分享到:

石屏金融监管支局聚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提升,创新以“机制革新+跨界融合+文化赋能”三轴联动,打造多层次、立体化金融教育宣传体系,针对目标群体精准发力,以满足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教育宣传方式需求,实现金融知识普及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跨越式转变,切实筑牢金融消费安全防线。

织密“三级网格”实现精准触达

年初制定《石屏县2025年常规金融教育宣传方案》,由支局负责辖区整体金融宣传活动的规划部署和协调,优化顶层设计,构建“1+8+N”网格化宣传新模式。石屏县以城区为总网格,将下辖的乡镇细分为8个子网格,在每个子网格配置“金融机构+专职网格员”双主体协同机制,全面负责子网格内宣传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架构,确保宣传工作在基层精准落地。针对宣传主体,创新“月度主题轮值制”,每月由不同金融机构担任宣传轮值主体,结合自身特色与当月地方民俗节日及活动,将祭龙、萝卜节、野生菌文化节、杨梅节、豆腐美食节、异龙湖马拉松赛等特色节庆转化为金融知识传播载体,使金融宣传活动既接“政策天线”又接“民俗地气”。针对宣传方式,创新打造“移动式+嵌入式”宣传范式,依托信贷服务、客户联谊等业务场景实现金融知识的自然渗透,同时,全面统筹基层网点、村镇服务点、移动服务点构建三级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群众聚集度高的优势,将金融知识普及半径延伸至115个行政村“神经末梢”,有效破解基层金融教育覆盖不足难题。针对宣传队伍,组建专业化“金融宣传轻骑兵”,以入选州金融教育宣讲团的石屏县农商行骨干为核心,通过“传帮带”机制培育辖区21家金融机构业务精英,着力提升其金融知识普及与宣传能力,成功组建成宣传人才梯队,搭建“区域网格+金融机构+宣传人员”高效联动模块,实现区域金融宣传工作网格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建立“三体联动”推动行业共治

3月5日成功举办红河州首个金融行业自律倡议签订仪式,组织辖内21家银行、保险机构签署《石屏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倡议书》,开启了金融监管、金融机构、社会监督三体联动、行业共治机制的新篇章,对强化行业自律约束,提升石屏辖区金融服务质效,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创良好金融消费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倡议聚焦五项措施:信息完整披露,坚决杜绝虚假宣传;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老年群体便利性;强化销售环节风险提示,禁用误导性宣传;建立投诉“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常态化开展员工培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支局通过随机抽查、暗访调研、采访客户等方式检验各机构工作成效,对倡议落实情况定期跟踪督导并进行通报,构建“行业自律+监管督导+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形成行业共建共治共享的金融消保新格局。

开启“非遗+金融”开辟特色宣传

深挖“千年石屏文献名邦”文化底蕴,创新采用文化赋能模式,开创具有石屏特色的“非遗传承+金融宣传”融合传播新方式。石屏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县公安局及银行、保险机构,在龙朋镇开展“党建+巾帼+金融消保”宣传,以非遗开启“3.15”活动新篇章。创作《反诈海菜遥》,将反诈知识巧妙地编入国家非遗海菜腔唱词:“不管是谁要转账,多方核实别轻信;高额利息要警惕,本金安全第一位;轻松赚钱白日梦,天上咋会掉大饼”,通过非遗传承人的艺术演绎,实现“晦涩条文变乡音,风险防范入人心”的传播突破。构建“线上传播+线下展演”双轨传播体系,通过石屏电视台、魅力石屏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矩阵扩大传播声量,让风险防范知识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印入脑海,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通过多维创新实践,石屏县已构建起“网格覆盖无死角、行业自律有规范、文化传播接地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孔艳梅   刘佳

作者:高学治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