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街区领导的热心帮助,我今天终于解决了和邻居的场坑界限纠纷,让我与许建设之间的矛盾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3月22日,在河南省邓州市湍河街道综治中心办公室内,一位中年男子手拿人民调解协议书面对综治办工作人员连说“谢谢!”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是湍河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湍河街道紧密围绕市委政法委部署,严格按照“四室一厅”建设要求,规范设置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心理辅导室、群众来访接待大厅等功能模块,安排平安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全面入驻,细化分工,协作配合,建立了硬件规范、设施齐全、机制健全、方法统一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总抓手,牢固树立防范意识与问题导向,坚持网格化托底,强化“四议两公开”铸魂,深入贯彻“1+3+N”诉调对接等精准式的解纷止争工作机制,深化落实“一网三调多协同”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职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补齐短板,强化协作,有效提升“三量三率”工作质效,全面建立落实“五项制度”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切实将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
“我们坚持把法治思维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法治队伍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了让每一次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街区两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法律政策,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遇到劳务纠纷、邻里矛盾等常见问题,街道综治办与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单位多元联动密切配合,及时深入矛盾、纠纷事发地联合开展‘以案说法’,采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措施,让法治知识得到普及,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该街道主抓综治工作的负责人如是说。
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上,湍河街道下足了“绣花功夫”。全处上下构建起“网格排查、专班化解、全程跟踪”的工作机制,社区干部、网格员、老教师、老党员、退休干部等一齐化身“和事佬”,对婚恋家庭、邻里摩擦、债务纠纷等隐患,能做到早发现、早介入,使其在萌芽状态就得以解决。例如八里王社区居民刘德兴与邻居发生口角,网格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网格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收到情况预警后,社区书记和治安主任出面调解,邀请双方当事人分别座谈,在厘清是非曲直之后协调双方的矛盾纠纷,最终双方握手谈和,化纷争于无形。金营社区辛集组居民鲁灵芝在赡养婆婆生活中产生矛盾,发生争执引起家庭纠纷,网格员及时将情况上报,接到情况通报后,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第一时间入户调解,倾听双方诉求,积极向双方讲解法律法规及正确做法,从而消解双方心中的不满,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湍河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各部门依照入驻综治中心的要求办事,依照岗位落实责任,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实现人民群众的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让平安、和谐之花在湍河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沈俊伟、余晓翔、陈宁/文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