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守护绿水青山,夯实发展底色 共绘美丽福建新画卷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3-27 13:16
分享到:

汪桂明 摄

在福建武夷山脉南麓,长汀县庵杰乡立足客家母亲河汀江源头的生态定位,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作为国家级生态乡,庵杰乡通过守护绿水青山、激活生态价值、强化党建引领,不仅让山水焕发了新颜,更让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成为新时代美丽福建建设的生动缩影。

生态筑基:守护绿水青山,夯实发展底色

长汀县庵杰乡深知生态是发展的底色。自2014年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庵杰站设立以来,该乡勇立潮头,率先推行“六禁”举措(禁砍竹木、禁种食用菌、禁大规模养殖、禁污染企业等),坚持零砍伐指标,森林覆盖率超86%,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8897个/cm³,被誉为“天然氧吧”、2022年入选“清新福建·气候福地”第二批“气候康养福地”。通过“管林、净水、治污、美村”四大工程,累计投入11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护岸,使汀江源头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为汀江流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上,长汀县庵杰乡以“两治一拆”、美丽宜居村庄培育为着力点,累计拆除空心房78幢,整治裸房135幢,并新建了一系列美丽小公园与精致微景观,获评省级“绿盈乡村”与“森林村庄”称号。如今,全乡溪水环绕、青山叠翠,村居错落有致,生动诠释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刻内涵。

汪桂明 摄

产业赋能:激活生态价值,解锁“两山”密码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庵杰乡以“生态+”模式破题,重点打造“天下客家第一漂”汀江源龙门漂流项目,串联溶洞探秘、竹筏观光、农耕体验等业态。围绕“跃龙门研学基地”,整合特色民宿、露营基地与客家文化资源,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8家农家乐、4家民宿增收,户均年收益突破10万元。

同时,绿色农业与生态产品开发同步推进。成立茶叶合作社,着力培育“龙门红”“东方美人”等生态茶品牌;推广稻田养鱼、脐橙套种、红豆杉蜂蜜等特色产业,既保护生态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2024年,全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0万元,生态农业产值同比增长25%,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时,绿色农业与生态产品开发并进,为庵杰乡的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成立茶叶合作社,庵杰乡成功推出了“龙门红”“东方美人”等优质生态茶品牌。此外,稻田养鱼、脐橙套种、红豆杉蜂蜜等特色产业项目,不仅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更为村民开辟了全新的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共建共享:党建引领聚合力,民生改善增福祉

汪桂明 摄

党建引领是庵杰乡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五抓五提”行动(抓旅游项目、基础建设、景区整治、宣传教育、民生工程),推动乡村旅游与绿色农业深度融合。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与产业共建,打造“鲤跃龙门、红领涵前”党建示范高地,并创新建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成功举办了长汀县“红旗越过汀江”2024年第二季度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展现了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

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全乡超300名群众通过旅游服务业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5万元;30%的脱贫户依托旅游业稳定脱贫。如今,“龙门食府”的烟火气、“跃龙门”研学基地的书香气与生态茶园的田园诗意交相辉映,绘就了“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画卷。

绿动未来:擘画生态振兴新图景

站在新起点,庵杰乡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全力推进汀江源龙门4A景区创建与研学基地升级,探索“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未来,这里将不仅是客家母亲河源头的生态明珠,更将成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示范窗口。

从“荒山秃岭”到“金山银山”,庵杰乡的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力量。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为美丽福建建设贡献着长汀智慧与力量。(修建强 王璐)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