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随着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增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储罐呈现规模化和大型化发展趋势,而且对储罐安全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在保障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储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安全与环保的“双重”目标。3月20-21日,以“数字化引领石油化工储运罐区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第七届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论坛(交流大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论坛重点聚焦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深化智能感知与自动化技术融合、创新安全环保协同机制等三大方向,共同探讨罐区的未来发展、数字化进展、工程设计、规范制度、安全环保管理等相关问题,展现了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建立认为,石油化工行业是国家经济命脉产业,其储运罐区智慧化水平关系着全产业链的安全与效能。“在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驱动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罐区升级的必由之路。”张建立表示。
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特聘安全专家杨亦文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危险化学品行业规模庞大,涉及众多领域,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安全风险极高。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流程工业分会副理事长于世恒表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正经历设备换代更新的关键时期,利用新技术助力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储运本质安全至关重要。“仓储行业要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同时抓住绿色供应链的机遇,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安全提升的目标。”中国化工流通协会仓储分会会长金勇强调。
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智能、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转变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存在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但整体需求不及预期的挑战。在新形势与新需求要求下,推动石油化工行业从粗放发展向智能、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转变,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家、煤化工专家武祥东分析,近年来,我国不断有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建成投产,目前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为9.56亿吨/年,保持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地位。但是,加工总量逐年下降,行业重点逐渐向生产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精细化转变,行业的进入壁垒加大,行业内部竞争有所加剧。
“未来五年,石油产量将保持稳定或小幅下滑,大炼化投资热情降温,煤化工投资热度增加,烯烃产业面临洗牌,成本竞争加剧。石油化工行业需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结构差异化、高端化,提升竞争力。同时,为应对全面亏损风险,石油化工行业需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生产高端产品以缓解亏损压力。”武祥东表示。
实际上,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未根本改变、绿色发展成效亟待提升的“双重”挑战。中化能科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振华认为,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智能、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转变,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武振华为石油化工仓储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能源替代,优先采用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等节能设备;二是数字化赋能,运用智能监测系统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生产能耗;三是开展认证对标工作,积极开展碳核算认证、仓储绿色低碳认证等,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石油化工行业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行业,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密集化、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紧密耦合等特点,与其他工业部门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刘金城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石油化工罐区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场所,而且人力成本高昂,企业希望能安全可靠地无人化、少人化操作来降低风险和成本。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刘利利表示,当前,我国石油化工仓储行业正通过技术融合和系统重构,推动安全管控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型。“随着国家对于安全标准的收紧,安全泄压装置的规范性显著提升,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呼吸阀、阻火器、泄爆片等安全泄压产品,为仓储企业的安全提供保障。”刘利利认为。
仓储罐区的数字化转型已从“单点技术应用”迈向“系统集成阶段”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正加速从高污染向零排放目标转型,构建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低碳循环的新型运营体系。同时,石油化工产品在储运时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会引发环境污染,浪费了大量高品位能源,每年给国家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石油化工仓储行业绿色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杨亦文认为,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具有高危险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要分析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比如智能化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等。恒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国杰表示,液体化工码头及仓储罐区的数字化转型已从“单点技术应用”迈向“系统集成阶段”,但需解决数据割裂、标准缺失、安全风险等核心问题。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持续发文,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将“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日常安全管理体系中,有效解决安全管理手段单一问题,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感知化、智能化。特别是随着国家对罐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2024年发布了GB-202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替代了GB-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继平表示,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石化罐区及液态危化品安全储备、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以数字化为基石,以智能化为抓手,驱动石油化工罐区及液态危化品储运商业模式创新和整体效能升级。
事实上,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红线”,石油化工行业事故的发生展现的仍然是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危险源的管控存在“认不清、盯不住、看不全、管不好”的“四不”痛点。为确保生产过程稳定运行,彻底消除“四不”痛点问题,企业必须推动以“认知危险源-顶上事件-后果-威胁-屏障-标准-责任人-检查周期”为方法论,依托工艺互联网+数字孪生、AI智能等为载体,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危险场所实时监测报警数字化智慧安环平台,破除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痛点问题,实现事前智能预测、事中监督管理、事后追溯问责,对危险源管控做到一眼看透、一眼看穿、一目了然。“未来,需以数字孪生和AI为核心,推动全链条智能化,同时通过政策与生态协同降低转型门槛,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周国杰说。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我国石油化工仓储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储运向智慧生态的生态变革,特别是随着“内卷”时代的到来,用户更需要在效益、效率、安全、可靠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储运装备事业部总经理武光弘介绍,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流体智能装卸设备、流体智能装卸车撬、定量装车控制仪、智能装卸管理系统等产品,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实现安全一体化管理。“未来,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将根据政策方向及公司产业化发展目标需求,深入智能装备、数智化储运的研发,努力成为国内最受客户信赖的智能装卸管理系统专业制造商。”武光弘表示。
未来推动高科技企业与传统罐区管理深度融合
2025第七届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论坛(交流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流通协会仓储分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经燕会展(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流程工业分会、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经燕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等单位协办。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论坛呈现了“一场大会”“八场专题会议”“一场展览展示”“三场评选发布”“一场项目对接”“两次企业参观考察”,共安排54场报告,包括罐区自动化、安全管理技术、VOCs治理技术、储罐检维修等方面内容,吸引600余位代表参会。同时,30余家参展企业展示了自动化设备、安全方案设计、VOCs监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3月19日,由2025第七届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高峰论坛组委会(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经燕会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经燕传媒有限公司(经燕化工平台))等单位联合发起的“2025‘八方杯'最美罐区守护人”评选活动,通过分享获奖者的事迹,彰显了罐区守护人在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精神,激励着全体石油化工人以榜样为引领,共同筑牢行业安全基石,为石化事业注入新动能。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舒远在致辞中强调了罐区安全对国家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并向全体守护人致敬。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甘风帆揭晓评审结果,经过严格评选,18位优秀工作者脱颖而出。其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李强凭借卓越贡献斩获一等奖,连云港新海湾码头有限公司洪亮、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王刚获二等奖;万华化学福建码头有限公司胡光旭等获三等奖。
3月20日,2025石油化工罐区优秀解决方案评选颁奖活动,聚焦技术创新与安全效能,旨在推动石化行业数字化与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收集优秀解决方案并将其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助力更多企业提升罐区管理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石油化工罐区数字化高质量转型升级。其中,北斗启明(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均友欣业科技有限公司、埃柯瑞(南京)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连云港宇航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青岛澳邦量器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太航德克森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华舜测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邦双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荣获“第一批优秀解决方案”。
聚焦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罐区现状与发展趋势,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论坛组委会主任陈彦峰、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舒远、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继平接受媒体采访。陈彦峰强调,罐区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安全环保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安全管理设备、资金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同时,人才问题也是石油化工行业罐区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急需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吸引懂设备、懂市场的人才,为罐区的安全生产、环保技术以及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希望未来能够推动高科技企业与传统罐区管理深度融合,让管理手段更先进、更科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