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南召:劳动课赋能乡村教育 百草园播种“五育”希望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3-21 08:40
分享到:

春分时节,草木待发。3月20日,河南省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劳动社团的50余名学生走进学校百草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种植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翻土、播种、浇水,亲手栽下金银花、山楂、连翘等药苗,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这是该校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在《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指导下,探索乡村教育“五育融合”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开展劳动实践:让教育真正扎根乡土

作为一所典型的乡村小学,该校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打造为特色劳动教育基地——“百草园”。四年级学生陈嫣然说:“我现在能认出好几种草药,还了解这些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在百草园参加活动不但能学到很多知识,还很好玩。”教导主任石甜甜介绍,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每周组织学生参与种植、田间管理等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习育苗培土等技能,还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撰写笔记,尤其在多学科融合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们有计划地在劳动中融合语文、数学、科学、地理、生物、思政等学科知识,效果显著。近年来,因为劳动活动不但没有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全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反而稳步提升”。

探索五育并举;解锁乡村教育活力密码

该校创新构建“劳动+”育人模式:劳动与德育结合,邀请中老药农讲述草药文化;与美育融合,开展中草药标本制作、植物拓染手工课;与体育联动,将田间劳作纳入体质锻炼评价。校长陈东表示:“我们通过劳动教育这根‘线’,串起德智体美四颗‘珠’,让乡村孩子获得更立体的成长体验。”据悉,百草园收获的中药材还将作为校本课程教具,部分收益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闭环教育。

乡土资源赋能:小药园孕育大未来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仲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药文明的发祥地。南阳市南召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认识中草药,学习中医药知识,感悟中医药文化,该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学校与当地中药材合作社建立合作,聘请技术员定期指导种植;与医院合作,定期开展中医课堂。中心校校长负责人评价说:“西大庄小学的劳动实践为乡村教育提供了新思路——用活乡土资源,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质,这正是激发乡村学校内生动力的一把金钥匙。”如今,这片飘着药香的园地已成为孩子们心中“会生长的课堂”,见证着乡村教育在泥土芬芳中焕发的蓬勃生机。(陈东文/图)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