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图为3月13日下午,中国工业报社“2025寻找新质生产力领跑者案例”采访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探寻科学岛的“前世今生”。
2025年1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学岛上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EAST是国家“九五”和“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综合办主管蔡其敏介绍,EAST的建设和投入运行为世界稳态近堆芯聚变物理和工程研究搭建起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平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新一代先进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的国家,推动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走在世界前沿,提升我国磁约束聚变物理、工程、技术水平,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EAST不断在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如温度、密度、放电时间等参数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探索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国际平台。
科学岛原名董铺岛,70多年前还是一片滩涂。5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正式拉开了建设科学岛的序幕,安光所等一批科研单位相继成立,引领着新中国的激光、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不断向科学前沿进军。
在坐落于科学岛中心位置的科学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工业报社采访调研组找到了安徽合肥的“科技创新之根”“产业变革之源”。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主场馆于2021年底建设完成,展陈面积约800平米,分为序厅、走进科学岛、信仰的力量、精神的硕果、启航“十四五”五个展区,包含百余件展品、30余个影音教育资料、300余张科技创新历程照片、多项科学家故事等内容。
以葛庭燧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为民、追求科学真理。新中国刚刚成立,葛庭燧毅然放弃美国的科研生活优越条件,返回祖国投身新中国科技事业。几代科学岛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时代,能源、环境、安全、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团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共同塑造了“重器巨帙、融合开放”的创新文化与精神品质。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几代科学岛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谋划科研布局和力量,以大科学工程建设和运行为抓手,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