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找钢集团以每股10港元的发行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通过De-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企业。
中国工业报了解到,De-SPAC模式不同于IPO,而是一种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实现上市的创新方式。与IPO相比,De-SPAC模式流程更简单简化、上市所需时间更短、成本也较低。
找钢集团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1/4将用来加强服务供应,1/5将用来扩大买家群体并增强粘性,另外1/5被用来在未来五年加强数字化及技术能力,其余25%将被用来在未来五年探索跨行业扩张,剩下的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成立于2012年的找钢网,主营业务是在中国提供涵盖钢铁交易全价值链的一站式B2B综合服务,包括线上钢铁交易、物流、仓储与加工、SaaS产品以及大数据分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郎永淳辞职创业后,曾担任找钢网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
从成立至今,找钢集团已经完成六轮融资,共计超过24亿元,投资方包括险峰长青、经纬中国、IDG资本等。找钢网在中国数字化平台第三方交易总量的占比极高:2023年交易吨量达到47.3百万吨,约占中国三方线上钢铁交易总吨量的40%。
然而,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探索的找钢集团,和早期消费互联网的企业类似,目前还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当前已不同于找钢网刚成立的时期,钢铁电商早已过了跑马圈地的时代,而是变成了精耕细作,行业进入了巨头角逐的阶段。“找钢网目前还在第一梯队,但第二梯队的积微物联、钢宝股份、中钢网等也不甘示弱,上市之后,找钢集团只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谈到找钢集团所使用的De-SPAC上市模式,曹磊认为,这一模式类似于借壳上市,的确效率更高,流程更短,但其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部分投资者可能对其缺乏了解,导致初期市场信心不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