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在2025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AI)与低空经济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被赋予战略高度,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建言“高频词”。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AI与低空经济,二者正以“技术+场景”双引擎重构产业格局。在这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竞速赛中,政策如何精准导航?技术如何穿透产业壁垒?围绕这一战略部署,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行业实践与前沿趋势,提出系统性建议,为AI与低空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工程化、规模化应用,“以用促建”成为AI迭代演进的关键路径。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2.3亿人,AI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相关企业超4500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3月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在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使我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陈昌盛表示,有关部门正在抓紧部署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在产业赋能方面,要让人工智能尽可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利用起来,积极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剑宇向中国工业报表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工程化、规模化应用,“以用促建”成为AI迭代演进的关键路径。但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化推进在软硬件协同创新、数据供给流通、网信安全监管、内容风险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他建议,从供需对接、数据开放、协同监管、内容建设四个方面入手,“以用促建”推动AI应用产业化落地。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不断突破,国产大模型加速发展,DeepSeek惊艳世界,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程伟向中国工业报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湖南移动捕捉机遇,积极布局大模型开发与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向中国工业报分析,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实现算力效率革命性突破,单位成本性能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算力瓶颈限制。同时,国产大模型在推理效率与多模态融合上表现突出,部分指标已超越国际竞品。但伴随技术跃升带来的风险挑战,构建“技术+法规”双轨共治体系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这既关系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构建新型国际技术治理秩序的战略抓手。
随着DeepSeek等创新企业的崛起,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据信息技术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7年,40%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实现多模态集成应用。在企业应用方面,预计到2025年,39%的全球组织将处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试验阶段,14%将进入扩展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告诉中国工业报,前两年他的提案关注“东数西算”宏观布局,今年则要聚焦生成式AI趋势下的发展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建议,加快推动“疆算入渝”,促进AI赋能。聚焦破解算力资源区域性不协调问题,建议以跨区域协同创新实践,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并有望在2035年增长至3.5万亿元。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物流配送、城市综治、低空旅游、空中农业监测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事实上,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低空经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2024年,国内许多城市尝试乘势“起飞”,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随着5G-A(5G-Advanced)通感一体、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成熟,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底座,低空经济正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并有望在2035年增长至3.5万亿元。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物流配送、城市综治、低空旅游、空中农业监测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张敏建议,适度超前布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湖南省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湖南具备北斗导航、工程机械、5G通信等低空全产业链的基础,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形成了株洲航空城等一批航空科研生产园区和通航产业园区,具有包含整机制造、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在内的通航制造产业链体系,中小航空发动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程伟就加速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提出建议,明确低空经济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支持措施,引导社会资源向低空经济领域合理流动。对低空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安全管控平台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
“低空经济不是区域独角戏,而是国家战略级系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楼向平指出,当前需加速构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在长三角、成渝等战略区域打造可复制的“试验田”。
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重庆自2012年起便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2022年,重庆两江新区成功获批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2023年,重庆入围国家级国产通用航空装备物流运输领域创新应用试点城市。2024年,重庆被列为全国首批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城市。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推动重庆形成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通航服务、应用场景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多家龙头企业集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夏泳向中国工业报表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低空应用场景,为低空消费的落地生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工程化、规模化应用,“以用促建”成为AI迭代演进的关键路径。但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化推进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两会代表、委员在建言中分析了当前AI以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仍然问题与挑战。
当前,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尽管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需求旺盛,但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仍待提升。夏泳建议:“应引导国家级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落户重庆,共建创新平台,加速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楼向平向中国工业报表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提质增效需要重点解决“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不足,中小企业需求难纾。二是智能算力供需失衡,中小企业使用受限。三是数据安全防护薄弱,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隐患。”的问题。
张云泉向中国工业报分析,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亟须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企业端生成式人工智能落地成本过高、工程化支撑体系不完善、复合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
对于数据安全风险,张敏向中国工业报分析,AI数据安全风险亟待防范,需构建“技术+法规”双轨体系。她建议加强模型权限管理,防范数据投毒、深度伪造等攻击,并强化数据分级分类与实时监控。杨剑宇向中国工业报表示,呼吁深化协同监管,建立AI安全评估制度,同时统筹建设中文数据集,强化主流价值观审核,防止意识形态风险。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表示,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突破期,作为民营经济核心群体之一,其“智改数转”水平直接影响产业链协同效能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为此,结合前期走访调查、专题研究,他建议,推进“5G-A×AI×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中小企业“智改数转”。
杨剑宇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化推进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算力基础设施稳步推进,软硬件协同创新亟待突破;AI技术能力加速突破,数据供给流通仍然存在堵点;网信安全形势面临新挑战,监管体系和手段仍需强化;大模型内容风险不容忽视,大量国内AI大模型一味照搬国外资料,存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主流价值观引领有待加强。
楼向平认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一是融合发展体系亟须完善,各地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速,如设施网络难以满足大规模和高流量低空飞行活动的支撑需求等;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亟须加强,相关领域存在不同层次人才缺口等;四是产业应用拓展亟需发力,相关应用场景仍处于小规模试点探索阶段;五是法律规范尚待完善,低空经济覆盖军、警、商、民等多类应用场景,对法律监管的综合性、多样性提出更高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江西抚州分公司“宗强班”班长宗强指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虽有发展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面临空域资源分配不均、部分空域闲置,基础设施薄弱、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尚未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应用场景匮乏、新兴应用场景开发不足等问题。
针对当前AI与低空经济发展的难题和挑战,两会代表、委员纷纷进行了建言献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