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邓朗妮:强化创新和政策引导 助力数实深度融合

作者: 曹雅丽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3-11 10:1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邓朗妮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深刻影响着产业的发展等,其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被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邓朗妮认为,西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战略纵深,在“东数西算”等国家级战略加持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大跨升。在此背景下,广西柳州市发挥其资源禀赋,聚焦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探索“1+1+3+X”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实施“一企一策”服务企业行动,助力中小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提供了西部地区可借鉴、可示范“柳州样本”。

“西部中小企业在发展全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和高达80%的就业机会。尽管如此,区域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普遍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等,这些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亟需破局纾困。”邓朗妮表示,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亟须以创新为引领,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构建多方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普及应用。

对此,邓朗妮建议,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转型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推动5G网络、物联网在重点产业园区的全覆盖,深化技术融合应用,鼓励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深度应用。建设区域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省际数据共享机制,消除“数据孤岛”。试点建设“产业链数字孪生平台”,优化生产流程、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聚焦产业链协同机制,打造转型新模式。强化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以链主企业为牵引的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转型,鼓励链主企业开发“一次开发、行业复用”的行业应用,降低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构建“小快轻准”产品及解决方案资源池,持续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模式。

聚焦特色产业集群,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实施“一链一策”专项行动,锚定中西部特色产业,制定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培育数字化特色产业园区,对园区内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吸引东部数字服务商落地合作。鼓励优秀企业特别是民营龙头企业创建全球“灯塔工厂”。国家层面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深化区域协同协作,构建开放生态。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协作,支持中西部省份联合申报国家重大数字科技专项,共建跨省域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强化数字安全与标准建设,制定中西部重点产业数据安全规范,建立区域性数据灾备中心,保障产业链数据安全。推广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动中西部企业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健全资源要素保障,破解人才与资金难题。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校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专业,推行“订单式”培养。实行柔性引才,建立“人才飞地”,鼓励东部地区高端人才以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服务西部。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培育企业“数转明白人”。鼓励银行开发“数字贷”“智改贷”等产品,对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增信支持。试点建设数据确权与交易,挖掘数据要素在融资中的价值。


作者:曹雅丽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