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扎根煤海映初心 创新实干铸匠心——“中煤工匠”戚向男先进事迹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发表时间:2025-03-10 14:50
分享到:

“戚大师,听说你荣获了集团公司授予的‘中煤工匠’荣誉称号,恭喜你啊,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平凡的是工作,不平凡的是坚持,平日我坚持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把每次一次操作当做实践,每一次挑战当做成长。‘中煤工匠’这个称号是鼓舞,也是鞭策,我的青春在新集,我要去创造、去努力、去拼搏,担负起企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新集公司阜阳矿业监测队队长戚向男谦虚地说。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坎坷磨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煤人的奉献与担当。他今年39岁,扎根生产一线17年,认真学习新工艺、新系统、新设备,潜心钻研,致力创新,在“一通三防”工作上先后获得6项国家专利和30余项创新成果,修复设备500余台。曾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全国技术能手”“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入列安徽省技能大师志愿服务团,是安徽省和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追逐梦想的过程,更是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蜕变,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拼搏与奉献。

精益求精,执着探索的工匠精神

2008年,年仅22岁的他怀揣梦想,带着一张毕业证来到新集公司,成为一名矿井瓦斯监测工。从学校到矿山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体验,生产现场和学生时代想象的差之甚远。他没有退缩,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从电路板、电路结构到设备组装,他琢磨不停。工作当中遇到问题他及时请教、讨论研究,或翻阅书籍。面对工作中每一个技术难题,他首先从如何操作学起,到如何收集数据,再到技术成果转化,力求学以致用。每次上岗前认真消化技术措施,工作中向高手请教,充满“钻”劲;下班后,抱起专业书废寝忘食地“啃”,养成了每天看书,上网查最新专业资料的习惯。他相信“一点点沉淀,一步一个脚印,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历练成为技术“大拿”,并先后在新集公司和集团公司技能竞赛上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创新研发,勇攀高峰的责任担当

常规的采空区气体检测,由防火员现场采样后带至地面化验,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造成数据失真,他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发明了采空区气体自动监测装置,实现了采空区内一氧化碳、甲烷、氧气等标志性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有效消除了工作面自然发火风险。为解决监测工日常传感器维护、调校等工作困难和登高作业带来的危险,他经过3个月的摸索与创新,发明了传感器升降装置,解决了监测工维护调校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工作效率,由每次调校需3人配合减少为1人独立完成。针对矿井传感器吊挂不当容易造成数据失真的难题,他发明了传感器支架,可以随意变化角度和调整距离,提升了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填补了传感器吊挂方面的空白。发明的风门闭锁联锁装置实现了两道风门的独立闭锁,杜绝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确保了通风系统稳定和行人安全。目前,4项创新技术均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匠心传承,镌刻卓越的团队丰碑

他在思考如何解决工作难题的同时也致力于技能服务,多次担任新集公司技能竞赛裁判和技能考评员,受邀担任安徽省技能竞赛裁判员,并多次参与新集公司考试题库编撰,现已获评淮南市高级考评员。为帮助职工技能更快提升,2016年他牵头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把工作室作为传承技艺绝活的基地,已累计授课百余次,累计培训700余人。实现了从“技能大师1人作贡献”到“‘1+N’作贡献”的提升,先后培养出百余名优秀技能人才。带领的徒弟先后获新集公司、中国中煤和省市级荣誉。他所带领的技能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市级、省级、行业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的班组获“安徽省优胜班组”和阜阳市颍东区“工人先锋号”。

面对荣誉,戚向男说,“成绩属于过去,精彩属于未来。我将以百倍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诠释着工匠精神,激励和引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团队在“一通三防”监测监控战线上再建新功。(李亮)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