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四措并举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 耿鹏飞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3-08 10:1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一被誉为“空中新蓝海”的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对万亿元级市场前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在两会上提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产业发展瓶颈,需通过“规划、标准、共享、监管”四轮驱动,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规划引领与标准体系构建

“目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与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相比,我国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在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布局、维护监管等方面亟待加强。”张志勇认为,当前我国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需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标准规范,破解“飞得起、飞得远、落得下”的核心难题。

张志勇向中国工业报介绍,低空基础设施包含物理与信息两大体系。物理设施涵盖无人机起降场、续航站等硬件,而信息设施则涉及通信、导航、气象监测等技术支撑。

针对当前规划分散、标准缺失的问题,他建议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布局深度衔接,形成“全国一张图”的统筹布局。同时,需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涵盖设施建设、维护、安全等全流程,解决不同地区和部门标准不一的现状。

这一建议与多地实践形成呼应。例如,湖北省十堰市已制定《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建设“一主三辅”通航设施和“2+5”产业园区,通过标准化布局推动低空物流等场景落地。苏州市则发布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交通规则,明确起降点建设标准与飞行审批流程,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范本。

共享集约与监管维护升级

针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利用率低的痛点,张志勇提出“共享集约”理念。他强调,可依托现有通信基站网络,融合部署无人机巢、5G-A通感一体设施,构建低空智联网体系。数据显示,中国铁塔拥有超200万通信铁塔站址,覆盖全国99%的行政村,其天然成网优势为低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监管维护方面,张志勇呼吁建立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整合大数据、AI技术实现全天候监测,并通过专业化团队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这一思路与交通运输部“低空交通一张网”试点方向高度契合。例如,四川绵阳正依托科技城优势,探索低空飞行服务与城市管理的融合,通过智能平台实现空域动态调度与风险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策协同提出更高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多地也在立法层面加速突破。例如,广州市已施行《低空经济发展条例》,从土地、资金等要素层面保障产业落地;浙江省绍兴市则通过征求意见稿细化飞行服务保障规则。

张志勇的建议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路径,更与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形成共振。随着规划、标准、共享、监管四大支柱的完善,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作者:耿鹏飞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