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夏泳:打通“疆算入渝”数字动脉 锻造西部算力枢纽新范式

作者: 耿鹏飞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3-07 11:3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在新疆戈壁滩上,一排排风电叶片随风转动,为数据中心输送绿色电力;2000公里外的重庆两江新区,海量数据正通过“东数西算”光缆涌入AI模型,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完成自动驾驶训练——这幅“西电东送、西算东用”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提出“加快推动‘疆算入渝’,促进AI赋能”建议。聚焦破解算力资源区域性不协调问题,建议以跨区域协同创新实践,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风光”变“算力”西部协同开新局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算力已成为驱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但算力资源“东部紧缺、西部空耗”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当前我国算力需求呈现“东部高热、西部低温”的鲜明对比。东部地区承载全国70%算力需求,但电力成本高达0.8元/度;新疆风光电资源富集,电价成本仅0.3元/度,但算力利用率不足40%。

夏泳向中国工业报表示:“东部算力需求旺盛但电力成本高企,西部能源充沛却算力利用率不足,这种资源错配制约了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正紧扣“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重点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等“六个区”,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数字重庆”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

然而,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政务智算等领域,算力需求呈现几何级增长,本地算力供给紧张与较高的电力成本成为双重掣肘。

“疆算入渝”的核心理念,是将新疆哈密的风光电资源转化为重庆的算力动能。在此背景下,重庆市与新疆哈密市于2024年6月达成战略合作,启动“疆算入渝”工程,联合中国移动、视联动力等龙头企业,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探索绿色能源与算力联动的创新模式。

夏泳介绍,目前,中国移动(重庆)数据中心、江南数据中心已纳入全国一体化枢纽节点起步区。江南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3月投产,届时将为重庆新增多样化算力供给。更引人注目的是,两地利用视联动力研发的安全协议技术,将4000公里数据传输时延压缩至30毫秒以内,突破地理限制,为跨区域算力调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重庆AI训练指令发出,新疆算力实时响应”。

三重挑战待解四大路径破冰

尽管“疆算入渝”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但挑战依然严峻。。夏泳坦言:“大模型训练对数据传输要求极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网络架构,扩大西部地区覆盖范围。”

此外,国产AI芯片算力较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达2-3代,大模型训练存在“算力断供”风险;重庆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仅为成都的60%,高端人才缺口超5万人;跨省算力调度尚未形成标准体系,可能引发数据主权争议。

夏泳呼吁加快国产算力集群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他还建议:“应引导国家级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落户重庆,共建创新平台,加速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对此,夏泳提出四大核心建议:

一是建议支持重庆打造国家级新型能源算力枢纽,赋予重庆“西部地区算力调度中心”定位,鼓励西部地区算力接入重庆调度平台。统筹建设跨区域数据传输网络,形成“西部供给、全国调度”的枢纽格局。

二是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建设。鼓励新疆、青海、西藏等非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的西部地区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对相关项目给予资金与政策倾斜,打造国家算力供给基地,带动国产设备研发与产能提升。

三是扶持重庆人工智能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金融等优势领域,引入国家级AI“国家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本土领军企业,推动“算力+产业”协同发展。

四是探索重庆算力对外开放新路径。依托重庆国际数据港试点城市优势,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数据中心,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助力“渝车出海”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化升级。

“‘疆算入渝’不仅是重庆的机遇,更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示范工程。通过跨区域协同、绿色能源利用和国产技术突破,我们有望打造世界级算力网络,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夏泳表示,随着“东数西算”国家工程深入推进,这条横跨东西的“数字丝绸之路”,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脉。

作者:耿鹏飞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