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以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为引擎 加速新质生产力落地

©原创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5-03-06 17:3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在科技创新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如何加速新质生产力的落地?如何让更多消费者共享政策红利?企业又如何在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践行“走出去”战略?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围绕这些问题给出了海信的思考与答案。

贾少谦认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打通实验室与生产线‘最后一公里’是关键。”贾少谦举例说,长期以来,三基色光源发光效率低、高温色偏等技术瓶颈让RGB-MiniLED这项新型显示技术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面对显示行业长期悬而未决的这一世界性难题,海信历时多年深耕,2024年成功自主研发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并在全球首次实现RGB-MiniLED量产,标志着我国在新型显示领域进一步赢得话语权。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贾少谦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市场需求,而企业实验室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是强化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抓手。

“但我国企业实验室建设仍存在缺少适配的评价机制等问题,建议构建差异化企业实验室评价体系,以制度创新激发企业实验室的创新活力。”贾少谦表示,针对企业实验室建立差异化评价机制,加大对企业实验室“技术产业化率”“成果转化收益”等考核指标权重,引导企业实验室在实现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向技术成果高效转化与产业化培育方面发展,。

贾少谦希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不断创新,破解行业难题,才能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贾少谦介绍,2024年以来,在国家鼓励、地方支持和企业让利等因素带动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提振了消费市场,加速了消费升级,还极大推动了绿色节能产品的普及,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以旧换新政策惠民生、利产业,但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梗阻’,需要把毛细血管打通,让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养分滋养。”贾少谦表示,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对于商家准入范围有限,部分乡镇消费者“进城才能领补贴买家电”,对偏远地区消费者及老年群体带来不便。

对此,贾少谦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统一各省市以旧换新参与条件,扩大县乡中小商家参与范围,允许乡镇家电个体工商户参与,保障偏远地区用户尤其是老年群体权益,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补贴活动,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消费者,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企业不仅要生产好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谈到绿色低碳发展时,贾少谦表示,海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致力于推动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海信主动提出了要在2026年实现自身运营的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比国家目标分别提前了四年和十年。”贾少谦说,“这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也是推动我们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

在贾少谦看来,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低碳化。而对于中小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贾少谦建议,政府应给予更多支持和引导。

“国家已经设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并主动作为。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贾少谦说。

此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信集团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贾少谦介绍,海信在出海过程中,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本土化运营相结合的策略。不仅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文化习俗,进行本土化的设计和生产。

贾少谦表示,中国家电行业在出海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未来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海外市场。

“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在全球市场有着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技术实力和产品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等举措,这些都将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有力保障。”贾少谦说。


作者:曹雅丽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