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高等教育既要适应还要适度超前、快速跟进产业发展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3-06 08:4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深度求索DeepSeek、智能机器人等引起了广泛关注。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认为,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提出了特别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当前,科技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教育而言要改革,但也是教育未来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一个难得的机遇。“科技变化正在深入开展当中,有很多新的问题。DeepSeek和机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同时也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变革,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应对。”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加强一些重点问题的突破和实践探索,比如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2025年,我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李强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特别提到这一点。怀进鹏介绍,教育部将会以制定和实施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为基本出发点,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在当前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教育部会加大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生态和组织机制;围绕产业变革加快和加强学科布局,目前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已经建立了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开始与产业加强合作,邀请2000多位企业的总师、1万多名企业工程师与教育结合培养人才,来自实践课题超过5000多个;在制度创新和机制的安排设计中加大结合力度,在评价改革特别是推动高校的分类改革,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建立和推动高等教育优化布局和分类改革,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更好地引导学校培养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人才。

第二,2025年将会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体现在基础学科。科学技术有科学的规律、有科学的范式,如何结合科学规律和科学范式培养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强基计划”,继续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在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比如在数学、计算机这样的既有基础又有国家战略需求的领域,推动核心课程、核心师资队伍和核心教材等的建设。二是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三是优化现有的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同时,稳妥扎实地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大力提升职业教育。

第三,教育部将推进试点探索示范。发挥地方和高校创新动能、先行先试,有目标地引导和加强这项工作。一是在科教、产教融合中要建立示范区,二是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怀进鹏表示,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都是国家战略的宝贵资源,如何把高校当中已经积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能力,有效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所以在推动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借助“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筹建高等研究院,加快与区域发展的结合。同时,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结合进来,适应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建立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三类招生目录的统一调整机制,并建立供需动态监测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的需求,既要适应还要适度超前、快速跟进产业发展。”怀进鹏说。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