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以数字技术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强异构算力建设,实现智算普惠,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建设,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围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三份建议。这些建议不仅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效十分显著,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力量。数智技术正加速与工业制造的交叉融合,推动产业技术体系的快速迭代和升级,重塑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但在推进数智技术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应用转型协同力度不足、工业品数据化标准化进度滞后,数字技术服务市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曹鹏对记者说。
对此,曹鹏建议,以供应链降本增效为出发点鼓励数智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以供应链降本增效为出发点鼓励数智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大力推动工业品标准化建设,搭建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基础设施;以采购管理作为切入点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引导链主企业建立开放平台,带动上下游构建供应链生态。
曹鹏告诉记者,通过推动数实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由之路。而近期DeepSeek掀起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技术冲击波,更进一步展示了数字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以及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澎湃创造力。
“但多年的产业实践发现,在打造以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逾越的阻碍。例如,随着大模型应用井喷式爆发,国内亟需强大智算基座支撑;国内智算总量足够,但异构算力、算力分散问题较为严重,利用率较低;中小企业投身大模型应用,难以负担智算高成本。”曹鹏说。
对此,曹鹏建议,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建设异构算力降低智算成本。夯实自主可控的智算底座,鼓励智能体大规模创新应用。存算协同发展,降低企业智算成本、提升计算效率。推动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智算配额,实现产业智算普惠。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除了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障碍,供应链金融一体化也面临多方面的痛点和障碍。
“当前,供应链金融一体化虽已展现高效协同、降低融资成本等优势,但仍面临B端与C端割裂、科技与金融脱节等问题。”曹鹏说,强化供应链金融的一体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力推动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曹鹏认为,构建“产销一体化”数据平台,促进B端与C端信息共享,实现精准需求匹配与资金闭环流转,助力中小企业品牌与销售提升;加大金融科技研发投入,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化供应链数据挖掘,提升中小企业风险评估精准度,政府可设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并建“产业数字风控联盟”。
此外,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协同效率,鼓励上下游协同合作,运用智能合约加速资金流转,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设立“跨行业金融创新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核心企业拓展外场合作,实现跨行业资源整合,明确合作框架与风险分担,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通过数智技术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强算力普惠和供应链金融创新,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的多重助力下,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球产业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