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深港携手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

作者: 曹雅丽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3-03 17:1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处获悉,今年他带来了一份《关于深港携手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朱鼎健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进行整体规划,选择深圳香港先行先试成为低空经济示范区,对政策法规和统一规则等进行协调对接,联手打造低空经济文旅品牌,逐步推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参加,实现从“天空之城”到“天空之湾”的转变。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2024年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涵盖物流运输、安防应急、商业飞行、旅游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场潜力,也存在航线空域、行业规则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

朱鼎健认为,湾区拥有产业、政策、科研多种优势,特别是深圳香港更明显。同时深港两地人流物流往来频密,在城市应急救援、文化旅游、技术研发和产业链互补等方面有很多需求交集空间。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要展示世界级湾区的魅力,在传统模式下旅游的魅力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低空经济文旅品牌可以做为突破口,深港可以联手打造“空中看深港一半青山一半湾”的特色文旅线路。

记者了解到,2023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提出“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支持开展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从业企业开通航线、技术创新等将获得不同额度奖励。2024年,深圳又出台了专项条例促进产业发展,新增无人机货运航线94条,低空经济领域链上企业已超1700家、年产值规模突破900亿元。

朱鼎健建议,一是在粤港澳整体规划之下对低空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选择深圳香港先行先试,成为低空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区。

朱鼎健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内地9市都已出台相关规划,以深圳为先行城市的代表,在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特别是深圳集聚有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形成完备产业链条。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专门“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同时香港可以提供国际绿色金融服务(包括租赁、保险、出口信贷)等支持。他建议有关部门对大湾区低空经济联动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对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协同等给予指导。

此外,在应用场景方面,深港两地的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领域需求交集,因此可以做一个先行先试的试验场。朱鼎健建议,总体规划明确深港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特别是在产业链互补、科技研发合作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政策引导,加速低空经济产业化国际化。

二是成立深港低空经济联合工作组,针对政策法规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规则和统一标准。

“要发展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深圳香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两地都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国际化都市,规划适航的航线和空域有困难,两地属于不同行政区域,涉及到跨境运营的低空经济的法规、行业标准、审批程序、飞行规则等规则需要从无到有逐步制订完善,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朱鼎健建议,两地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成立低空经济政策法规制定与协调工作小组,组织交通、民航、科技、法律等多领域专家参加,针对法规差异、审批流程分歧等问题进行研讨,制定统一切实可行的规则。选取部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如跨境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作为政策法规协同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至整个大湾区。

三是发挥深港国际化优势,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湾”低空经济文旅品牌。

朱鼎健建议,深圳和香港文旅部门联手探索打造双城低空经济文旅品牌。在两地政府协调合作下,打造串联两地标志性景点的特色低空旅游线路,联合举办低空经济主题活动。

“在深港低空经济旅游合作的模式成熟后,逐渐推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参与,实现‘天空之城’向‘天空之湾’的转变。同时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与国际接轨,吸引全球资源参与,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朱鼎健表示。

作者:曹雅丽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