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环境部:创新管理思路 激发大气污染治理内生动力

©原创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5-02-25 16:2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生态环境部坚持两手并用,一手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大气环境,另一手创新管理思路,综合运用金融、价格、财税、环保差异化管理等政策,激发大气污染治理的内生动力。这一系列的措施推动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很多企业绿色转型和利润增长实现了同频共振。”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李天威表示,这些年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极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绩效提升。例如,在价格方面,出台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政策,指导地方制定了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差别化的电价、水价。在财税方面,中央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对改造项目予以支持,完成改造的企业还能享受环境税、购置税等减免优惠政策。在环保监管方面,落实超低排放和环保绩效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不停产、不限产,环保检查“无事不扰”,保障绿色、优质产能能够尽量发挥。

“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推动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很多企业绿色转型和利润增长实现了同频共振。”李天威表示。

李天威表示,下一步,还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地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技术引领。建立以环保绩效分级为引领的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制定分行业基于绩效水平的大气污染治理可行技术目录,动态更新、迭代升级,实现技术减排。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拓展环保绩效应用场景,形成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扶优汰劣,让环保投入高、绩效好的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三是突出标准引领。对整体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行业,逐步将超低排放要求转化为强制性排放标准,以标准倒逼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四是强化执法监管。对环保水平低、投入小的企业加强执法监管,对存在偷排、漏排、弄虚作假等主观恶意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依规严厉处罚,提高违法的成本。


作者:曹雅丽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