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你没有听错,这是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对公司产品的严格要求。在他的带领下,悦康药业从名不见经传、仅有10亩半白地的小药厂,用二十年时间,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科创板新贵。
悦康药业集团董事长 于伟仕
2月15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创七街11号院内,中国工业报走进悦康药业,先后参观了悦康展厅、药物研究院、质检中心、智能化车间以及悦莱欣CRO(悦康药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深入了解了悦康药业的研发实力、生产流程、质量管控体系、智能化生产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
做更好的创新药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事医药流通销售时,于伟仕就目睹了药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而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患者可能无法直接感知到药品质量好坏,所以企业的良心坚守至关重要。于伟仕对此感触颇深,“要想走得长久,还是要靠勤奋,靠诚信。”
“制药能开玩笑的吗?制药容不得半点马虎”,从那时起,于伟仕就确立了“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的理念,创立悦康药业后,这一质量原则贯穿悦康发展始终。在药品质量方面,悦康药业的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坚持“谁生产,谁负责,在药品生产有效期内完全负责”的药品质量责任制度,从原料、到生产、到运输、到销售,任何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以质检环节为例,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单产品就设置了涵盖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稳定性等检验在内的200余项质量检验项目。正是这种对质量的苛求,悦康药业获得了行业和百姓的多方认可,实现飞速发展,2008年悦康药业的产值就已突破10亿元大关,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行列。
近年来,国内医药形势不断变化,上游原料药的保供成为风险问题,市场供应链一体化的药企更具稳健成长的能力。“我坚持做三件事,那就是产品、产能、产业链,从建厂我就确定这三项任务,一直没有变过”,在于伟仕的带领下,悦康药业以“产品、产能、产业链”为核心,在北京组建了集团药物研究院,并以安徽、河南医药原料基地为基础,在北京、广州、合肥建立了不同的制剂生产基地。全产业链的建设,不仅构筑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让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药”一词首次被明确提出,并作为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2025年开年以来,包括山东、广东、江苏在内的多个地区积极投入资源,并纷纷出台各类政策,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其中,多地对于创新药的扶持力度尤为显著。
据中国工业报了解,2023年,悦康药业研发费用为4.36亿元,占营业收入达10.38%;2024年前三季度,悦康药业研发投入3.15亿元,同比增长3.94%。目前,悦康药业打造了涵盖核酸药物、多肽药物、中药创新药、高端化药等药物的十一大核心技术平台,真正实现了从仿制药向创新药的转型。
打造医药领域的芯片
创新药研发同样需要聚焦核心治疗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聚焦前沿技术路线,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于伟仕透露,超长效降脂小核酸药物、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以及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等三款产品相继获得美国临床试验批准。其中,超长效降脂药物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美国临床试验批准的针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超长效小核酸药物。
“技术平台相当于医药领域的芯片。悦康非常重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突破,依托技术平台,做一系列的创新药的项目。”悦康药业集团董事兼药物研究院院长宋更申介绍悦康药业的产品技术路线时说道,悦康药业未来将重点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核酸药物以及多肽药物。
宋更申向中国工业报分享道,研发这些创新药物,需要掌握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前沿技术,并且要将这些技术巧妙融合运用。
多年来,悦康药业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悦康药业特色的竞争优势,2024年初,悦康药业开启了与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合作。于伟仕向中国工业报介绍,2024年3月18号,悦康药业与华为在华为深圳总部进行全面战略合作签约;4月18号,华为派出十几位专家,为悦康药业全体高层干部培训;5月18号,华为专家进入了悦康药业总部、所有分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自6月18号以来,华为每一天都有十余位专家在悦康药业驻场,亲自指导企业的数字化变革。
于伟仕强调,悦康药业要用先进的技术,依托华为的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技术优势,学习华为的顶层设计、组织架构、流程体系、管理系统,来助推悦康的快速发展。借助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悦康药业将在公司管理、组织架构、战略执行、供应链集成、市场营销体系、智慧工厂、数字化等方面进行变革升级,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优化生产管理、强化供应链协同、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客户服务,加速悦康增长。
用AI布局的新未来
步入悦康药业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高速压片机宛如训练有素的工匠,精准且高效地进行投料工作;AI视觉检测系统时刻保持敏锐,如同不知疲倦的卫士,同步扫描药品外观,一旦发现任何细微缺陷都能及时察觉。而物联网平台则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车间内26条生产线的温湿度、能耗、良品率等各类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在这里,从原料入库的那一刻起,直到成品出库,整个流程都实现了数字化管控,构建起一个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智能工厂体系。
悦康药业智能化车间生产药品中
据了解,悦康药业已围绕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投入巨资对现有药品生产线进行技术工艺改造和设备智能化升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全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企业绿色工厂”。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前,悦康药业就已意识到AI的重要的方向和趋势并进行布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他向中国工业报介绍,悦康有几个关键技术,都是基于AI实现了突破。治疗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的YKYY018就是这样一个项目,目前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治疗性的药物,悦康用AI生成式模型去生成多肽的分子,经过高质量数据的一轮一轮的投喂,最终得到了一个很理想的候选分子。
“这是真正的原创新药,而且是完全的设计,同时我们一系列的核酸的底层关键技术,包括递送系统、修饰TLP等,设计过程都用到AI的算法,使我们整个研发效率大幅提升,研发的周期大幅缩短。”宋更申说道,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研发的成功率。
站在国内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节点上,悦康药业以创新为驱动,以临床价值为根本,不断提升研发实力,解决更多患者的未竟之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