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加强科技服务业标准建设工作,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组织编制形成《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超过1000家企业开展标准宣贯,引导企业对标达标,目前开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到2027年,制定40项以上科技服务业相关标准,涵盖术语定义、参考架构、管理规范、技术应用、服务模式、评估评价等各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型服务主体不断涌现,服务业态不断丰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标准化需求迫切,亟需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规范和引领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关决策部署,发挥科技服务业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支撑作用,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围绕技术创新全链条,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服务、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企业孵化服务、技术推广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等十个方面,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线,立足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加快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推进标准国际化,引领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强化统筹,协同推进。加强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推动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等多方资源的紧密合作与交流,构建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工作协作机制,提升标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二是系统谋划,深化应用。推动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强化标准在行业内的普及与应用,发挥标准在促进产业融合、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中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引导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三是创新引领,不断优化。支持开展前沿技术和创新服务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路径和机制。适时优化和完善标准体系架构,确保先进性、适应性和科学性,推动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化发展。四是开放合作,互促共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引进和转化国际先进标准。总结凝练我国优秀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服务标准,积极贡献中国方案。促进国内外科技服务业标准的合作,不断提升我国科技服务业标准国际化水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