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庆采油五厂六区:破旧立新构建高效维修体系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2-17 15:58
分享到:

因势而谋:传统模式遇瓶颈,专业化改革势在必行

“以前设备出问题,班组各自为战,效率低、成本高,大家累得够呛,效果还不理想。”谈及改革前的维修模式,第六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人徐宝成感触颇深。长期以来,油井、水井及数字化设备维修分散于各班组,存在职责交叉、资源浪费、响应滞后等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单井次维修成本高达6000元,且设备故障平均处理周期超过48小时,严重制约生产效率。

2024年6月,第六作业区以问题为导向,启动专业化维修大班组改革,整合原有12名维修人员,成立4个专项小组,覆盖油井、水井、数字化及应急抢险四大领域。改革目标明确:通过集约化管理、标准化流程、专业化分工,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应势而动:精兵强将聚合力,体系重塑见真章

“现在每个环节都有标准,责任到人,再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了。”维修班组长辜正东手持《维修操作卡》,向组员演示曲柄销更换流程。改革后,维修班以“三化”为核心推进体系建设:

职责专业化,分工更明晰。按设备类型划分职责,油井组负责光杆、减速箱等14项基础维修;水井组聚焦阀门更换、数字化设备校验;应急组24小时待命处理突发事故。同时,建立“红网事件上报—指挥中心派单—现场确认—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问题精准响应。

流程标准化,效率再跃升。制定《维修操作卡》及《工作量确认单》,关键操作需下令人、监护人、操作人三方签字,杜绝安全隐患。以光杆更换为例,改革后单井次作业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5小时,效率提升37.5%。

资源集约化,成本显优势。整合车辆、工具等资源,4台专用车全天候保障,工具按需调配。同时推行“成本包干制”,将水泥车压井、吊车租赁等费用纳入统一核算。数据显示,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维修班累计更换光杆139根、减速箱1台、曲柄销7个,总节约费用达60.78万元,单井次成本下降45%。

乘势而上:数据印证实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光杆更换费用从6000元降到4110元,这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财务科王超拿着《维修费用对比表》感慨道。改革一年来,第六作业区维修体系实现三大突破:

成本管控立标杆。通过优化人工与机械配比,光杆、减速箱、曲柄销单件维修成本分别降至4110元、2200元、4900元,较外包费用节约40%-60%。仅2024年下半年,总成本节约突破60万元,为作业区历史最优水平。

响应速度创纪录。依托“红网事件”数字化平台,故障上报至维修完成平均耗时缩短至8小时,较改革前提升67%。2024年10月,某油井曲柄销突发断裂,应急组2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完成更换,避免日均3吨的产量损失。

安全质量双提升。推行标准化操作后,维修事故率下降90%,设备返修率趋近于零。“现在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干得踏实!”组员孙光辉在更换电机滑轨时说道。

从“散兵游勇”到“精锐之师”,第六作业区用数据书写改革答卷,用实效印证转型决心。正如作业区经理汪炜所言:“专业化维修不是终点,而是精益管理的新起点。”未来,这支队伍将以改革攻坚见实效为抓手,在深化提质增效工程中持续挖掘潜力,为油田效益开发注入降本增盈新动力!(孙佳彤)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