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每一个高质效案件,既是办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介绍,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完善执法司法协作机制,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监管秩序犯罪2万余人,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8万人;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机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万余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200余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同全国总工会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的意见,完善“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有序推广运用680余个法律监督数据模型,涵盖全部检察业务条线,数字赋能作用日益凸显,法律监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动检察办案更加符合司法规律,更加严格依法、理性规范,把“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化科技强检、数字检察战略,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的意见,完善“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认为,高质效案件,既是办出来的,也离不开科学管理。最高检党组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在作出“一取消三不再”重要决定的同时,提出把检察业务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调整到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这就要求克服单纯的、简单的指标数据管理的旧观念,确立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的“三个管理”新意识,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履职办案的本职本源上来。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主任高景峰介绍,北京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破解“数据孤岛”“信息壁垒”“数据烟囱”等难题,以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融合科技应用为切口,促进数字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辽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侦查一体化优势,坚持线索管理一体化、案件查办一体化、同步纠错一体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构建“人大监督、检察监督、行政督查”衔接联动机制,实现以联络促融合、以协作促监督、以联动促质效,为提升法律监督效能提供有力支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检察院以“检警+”应用平台为依托,构建协作配合、信息共享和监督制约的“三位一体”架构,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制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