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月12日,苏州市吴江区召开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吹响了全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号角。
产业发展,蓝图先行。目前,全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共有各类企业近50家,年产值约50亿元,力争到2027年实现企业数和总产值翻一番,企业数量超100家、产值达100亿元,成为全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色示范区。围绕这一目标,吴江发布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对接下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布局、空间规划等做了初步的构建,主要围绕长三角智能制造高地和“机器人+”应用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构建覆盖研发、制造、集成、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吴江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离不开孵化基地、产业载体的支持。目前,吴江已建成苏大未来智能机器人孵化基地,该基地依托苏大未来校区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从基地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与孵化的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同时,苏州(太湖新城)智慧城市产业化基地、汾湖半导体科技产业园、东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三大成熟的园区载体已经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多个环节,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搭建了坚实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吴江将启动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能机器人训练场,该训练场将加速智能机器人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进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机器人训练体系,提升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与产业综合竞争力,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涛介绍:“企业生产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需要进学校学习和训练。接下来,我们一方面将加快训练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将依托吴江产业特色,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的加持下,对单臂、双臂、轮式、人形等机器人开展数据和模型的训练,让它们更好地适应智能制造、纺织、物流、文旅等领域的不同应用场景。”
吴江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智能机器人在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让供需双方得到精准对接也是此次大会的目的之一。会场内外,不少机器人企业都展示了各自的技术实力与产品方案。欧菲尔智能科技的软体焊接机器人可以完成拐角、死角、空间受限、危险环境的焊接任务。钧舵机器人的灵巧手能完成多种高精度抓取操作,可搭载机械臂、人形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伊利诺的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可自动感应排泄物,完成吸抽、清洗、烘干等任务,适用于长期卧床瘫痪人群、大小便失禁人群等。同时,恒力集团等一批企业也在现场发布了第一批需求清单,涉及化纤领域的装卸机器人、清洗喷漆一体化机器人、智能验布机器人、丝锭包装机器人、电梯机器人等。
西湖大学教授、吴江籍人工智能专家金耀初说:“我欣喜地看到,吴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充分彰显了吴江的战略定力和创新魄力。我们团队将与亨通集团进行深度合作,在工业可信大模型、多模态AI应用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助力吴江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吴江区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此次大会,相信在政府部门、各领域企业、科研机构的齐心协力下,全区聚焦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目标、路径会更加清晰和明确。”
接下来,吴江将大力推动产业生态构建以高能级创新平台、特色化产业载体(园区)、优质的领航企业为基础,主动吸引更多行业人才和项目资源落户吴江。加快企业培育成长,做优做强做大产业规模,同时,大力推进典型场景应用,围绕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和主导产业数实融合,以广阔的社会服务和工业制造场景市场化需求,来有力牵引与带动吴江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钱莉莉 吴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