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威药业:从县域小厂到“领跑者”的崛起之路

作者: 陶景华 发表时间:2025-02-11 09:48
分享到: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陶景华

2025年新春,记者走进神威药业,探究这家中药企业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崭露头角,从一个小型制药厂成长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领跑者”。神威药业的发展历程彰显了其蓬勃活力与深厚底蕴,更为县域企业树立了宝贵的发展典范。

神威药业集团现代中药注射剂三车间中药注射液自动灯检。陶景华 摄

改革破冰,筑牢发展基石

1984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栾城县红旗制药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神威药业集团轮值总裁张特利告诉记者:“当时,李振江董事长在激烈竞争中承包了工厂,并将其更名为石家庄地区制药厂,由此开启了企业的变革之路。”

在李振江的带领下,承包后的制药厂迅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建章立制,打破了‘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的旧体制束缚,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张特利说道:“那时,大家都渴望把企业发展好,打破旧体制后,员工们工作热情高涨,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严格把控质量的同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短短3个多月,就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到1984年末,企业实现产值204万元,利税30万元。此后发展势头良好,1985年,实现利税60万元,而到了1986年末,这一数字更是增长至120万元。张特利感慨地说:“这些成绩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大家努力钻研、生产,才让企业走出困境,也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1988年,神威药业从上海引进第一条软胶囊生产线。张特利介绍:“该生产线的引进,极大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凭借不断提升的产品品质和丰富的产品线,1989年,神威药业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二级企业验收的县办企业,在行业内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体制改革的浪潮来临,神威药业抓住机遇。1992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成为河北省首家规范化股份制企业。张特利表示:“股份制改革为企业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拥有了更大的发展自主权,能更自主地规划未来方向。”1995年,职工买断全部国有股权,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规范化、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神威药业集团中药提取一车间。陶景华 摄

创新领航,推动企业腾飞

记者走进神威药业的生产车间,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姜国志告诉记者:“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一直积极探索。中药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然而,传统中药在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却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致力于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结合,使中药产品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标准。”

为实现这一目标,神威药业综合运用指纹图谱、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等新技术。其中药提取车间拥有国内先进的中药提取全过程自动控制生产线。姜国志介绍这条生产线时说:“它实现了中药材提取、纯化、浓缩、分离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保障了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科研创新是神威药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姜国志介绍:“我们高度重视科研投入,全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4%,彰显了对科研创新的坚定承诺。”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神威药业成果丰硕。姜国志介绍:“我们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创建了中药注射剂新药开发技术国家联合地方工程实验室、CNAS认证实验室等十余个技术创新平台。这些平台汇聚了科研人才和先进设备,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神威药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知名科研单位以及张伯礼院士、王永炎院士等众多专家开展广泛合作。姜国志表示:“产学研合作助力我们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了自身科研实力。”

近三年,神威药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获得省专利奖三等奖、国内外专利申请326件、国内外专利授权196件(发明专利占比93%)。姜国志说道:“我们主持国家药品标准12项,获得发明专利155项,软件著作权11项。”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神威药业因其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创新、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而成绩显著。“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在清开灵、银杏叶提取物、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项目”三个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姜国志介绍道:“这些奖项是对我们科研成果价值的有力证明。”

在管理创新方面,神威药业秉持“管理要创新,改善无止境”的理念,经历了多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张特利说:“1984年李振江董事长承包后,实行砸‘三铁’,使员工认识到唯有通过勤奋工作才能提升个人能力,进而激发了他们的活力和积极性。”

1986年,企业实行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张特利介绍:“这一举措让员工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在承担工作任务的同时,也与企业共同面对风险、分享利益,这极大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004年,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上市后,神威药业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张特利介绍:“我们致力于优化企业内外部流程,凭借管理手段提升效益、驱动发展,力求实现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及标准化。我们整合BSI三体系、7S、6sigma等多种管理工具,打造出独具神威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有力推动了企业管理的持续优化。”

同时,神威药业积极推行对标管理,学习同行业先进水平。张特利说道:“我们在精益生产、工艺质量、工业集成自动控制、科研、营销及新业务等方面对标学习,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神威药业多年累计投入上亿元。张特利介绍:“我们旨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广泛运用现代化手段与技术,全力推进研发、生产、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与集成化进程。通过ERP、CRM、MES等多个系统的集成,实现从销售订单管理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凭借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卓越表现,神威药业集团荣获“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承担单位”“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及“河北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多年来,神威药业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举措,引导和激励员工追求卓越,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4年,神威药业荣获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成为河北省医药制造企业中获得此殊荣的佼佼者。张特利感慨地说:“这一荣誉是对我们管理创新的肯定,也激励我们继续提升管理水平。”

神威药业集团现代中药注射剂三车间中药注射液自动化包装线。陶景华 摄

人才聚力,驱动持续奋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王伟琴告诉记者:“我们重视人才建设,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发展战略。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及科研平台,广纳贤才,吸引优秀博士后进站深造;并与北京、天津、河北等中医药大学携手,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成为多所高校的实践基地。”

每年,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超百人,其中硕士和博士占比超10%。王伟琴介绍:“为吸纳更多英才,我们借鉴石家庄市政府高校毕业生引进政策,制定分级人才引进方案,依据学历与专业,提供安家费、租房补贴等福利,确保人才无后顾之忧。”

在人才培养方面,神威药业构建了分层分级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与业绩的培训评估机制。王伟琴说道:“从‘蓝领战队’的操作工人,到‘四手工程’的大学生,再到‘青云计划’的基层经理、‘头狼工程’的管理岗位,以及针对核心岗位的专业培养计划,我们全方位助力人才成长。我们每年在人才培训教育招聘方面投入超500万元,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励着全体员工不断进步。”

在市场拓展方面,产品优势突出。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韩建盛告诉记者:“我们持有‘神威’‘五福’‘神苗’三大中国驰名商标,并开发出四大特色剂型:现代中药注射液、软胶囊、颗粒剂及中药配方颗粒。我们拥有超过400种产品,其中30余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涵盖近20个品类,尤其在心脑血管、抗病毒、儿科及骨科等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作为河北省首家获批的中药配方颗粒企业,神威药业填补了省内该产业空白。韩建盛介绍:“我们的配方颗粒研究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竞争策略上,神威药业坚持“一支药、两条命”的质量理念。韩建盛说道:“我们将药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从产品研发、原辅料质量保障、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到销售及售后服务,对各个环节进行产业链管理,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上下游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同时,我们构建了六道严密的产品保障体系,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

立足互联网时代,神威药业以引领现代中药、推进健康产业为愿景,拓展业务领域。韩建盛介绍道:“我们在深耕现代中药制造的同时,积极拓展中药配方颗粒、生物制药及健康品类等业务领域,并大力发展医药零售、医疗服务及康复健康等多元化服务,旨在形成现代中药、生物药、医药零售连锁与互联网医疗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以此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推动神威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

神威药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观“敬重生命、尊重价值、着重严细、推重创新”深入人心。韩建盛介绍:“我们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管理者们积极践行神威制度和文化,为员工树立榜样,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

培训教育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神威药业常抓不懈。韩建盛介绍:“通过入司培训、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传播企业文化理念,让新员工入职即受企业文化熏陶,让老员工在持续培训中深化理解。对于践行企业文化的典型事迹,我们予以表彰奖励,对于违背企业文化的行为则进行相应惩处,以此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在新春的氛围里,神威药业展现出的成长与发展,体现了县域企业的发展潜力。展望未来,韩建盛充满信心地说:“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加大科研和人才培养投入,拓展市场,深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同时,弘扬企业文化,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陶景华

编辑:陶景华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