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工信2025蓝图:立工业,促发展,谋新篇

©原创 作者: 陶景华 发表时间:2025-01-27 08:5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陶景华

2025年,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上,河北省工业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1月21日召开的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锚定“把工业立起来”这一核心目标,聚焦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遵循“固基、育新、兴群、强企、赋智”的科学思路,全力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一幅宏伟的工业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4年工业发展成果显著

2024年,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开局之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北工信系统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创下了十年来的最快增速,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河北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更彰显了其在全国工业格局中的崛起之势。与此同时,工业投资增长18.6%,位居全国第4位,这充分表明了河北省在工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主导产业提质升级方面,河北省成效显著。高端钢材占比达22%,这意味着河北钢铁产业正逐步向高端化迈进,摆脱传统的低附加值生产模式,以高品质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新兴产业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如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传输速度的飞跃,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能源产业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产能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逐渐成为河北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特色产业聚群成势,“共享智造”赋能成效显著。新培育了众多“领跑者”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同时,河北省积极争创多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了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在某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通过共享生产设备、技术研发平台和销售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该集群在全国纺织市场中脱颖而出。

产业创新势头强劲,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了河北工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智改数转赋能增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工业企业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产业协同共振同频,不同产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无线电保障扎实有力,为工业生产和通信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2025年多维度推动工业发展

河北省制定了明确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同比增长5.5%左右。这一增长目标既体现了河北省对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潜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通过培育和扶持更多的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壮大河北工业经济的规模和实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确保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监测调度,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政策制定提供准确依据。加强产需对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深化包联帮扶,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每季度召开“企业家圆桌会”,让政府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开展上下游供需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洽谈会,拓宽企业销售渠道,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3000项以上技改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组织精准招商,围绕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落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揭榜挂帅”,打破技术瓶颈,提升河北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区提标升级,完善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入驻。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支持。推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制定“共享智造”指南和评价体系,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向智能化、共享化方向发展。强化龙头带动,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争创国家级集群,提升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重点行业“链”式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推动重点行业“链”式数字化转型,以汽车、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打造数字化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生产。提升园区、集群数字化水平,加强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开展系列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培训、融资对接、技术交流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企业能源消耗。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制定绿色制造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科学配置频谱资源,根据工业发展和通信需求,合理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保障重大活动用频,确保重大工业活动、通信保障等的无线电频率需求。维护区域电波秩序,加强对无线电信号的监测和管理,打击非法用频行为,维护良好的电波环境。

深化区域重点产业链合作,加强与北京、天津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上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制定集群提升发展方案,推动京津冀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打造协同载体,建设一批产业协同创新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等,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支撑。办好相关活动,举办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产业对接会等活动,促进三地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挥燕赵钢铁实验室作用,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升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搭建供应链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依托大模型实现应用全覆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建设绿钢品牌,推广绿色钢铁生产技术,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绿色钢铁品牌,提升河北钢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绿色化工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提高化工产业的规模和水平。打造特色产业链,围绕绿色化工产品,构建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开展园区评价复核,加强对化工园区的管理和监督,提升园区的安全环保水平。建设中试基地,为绿色化工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持。强化智能安全发展,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焕新工程和筑基行动,推动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基础能力提升。开展新药创制和生物制造项目,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生物制品。培育标志性产品,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生物医药产品。

启动“倍增”计划,制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效益实现倍增。实施多领域工程,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工程。推动北斗应用城市建设,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物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打造软件园区,吸引软件企业入驻,培育软件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河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区域。建立对接机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同攻关,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瓶颈。推进智能应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交通、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核心零部件研发攻关,提高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和性能水平。巩固细分领域优势,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发挥河北省的产业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共建产业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共同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广“共享工厂”模式,通过共享生产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展望2025年,河北工信将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全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平稳增长、项目投资、科技创新、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优质企业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无线电安全保障以及京津冀产业协同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在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明确主攻方向,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相信在新的发展阶段,河北省工业经济必将实现新的突破,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陶景华

编辑:陶景华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