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在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集群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常州市“百场千企”产业链融链强链对接活动——1028新型电力系统专场,发布了《江苏省建设新型电力装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倡议书》,旨在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国际领先的新型电力装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助力江苏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作示范。
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已达80个,其中江苏累计达14个,总数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近1/5、占长三角比重1/2以上。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新型电力装备培育建设工作,将新型电力集群列入全省“1650”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16个产业集群。江苏新型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约占全国同行业的1/5,规模总量居国内第一,智能电网二次设备及控制系统制造业收入规模居全国首位,高压继电保护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集群覆盖“发、输、变、配、用、调度、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安全”9大环节,集聚规模以上企业3千余家,实现营业收入近万亿元;全省新型电力装备集群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同比增长21.0%,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9.5%,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集群拥有南瑞集团、国电南自、华鹏变压器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李强表示,江苏省工信厅将全力推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加快推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促进集群新质生产力发展。
常州市是国内电力装备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018.4亿元,产业集聚大量上下游企业,形成溧阳市和钟楼区两大输变电装备产业集聚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从高低压变压器、大容量电缆到高低压电力开关等完整的产业链,为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支持电力装备细分领域企业在行业内精耕细作,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单项冠军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家。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常州选择以技术创新为根本路径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常州市市长周伟表示,核心要围绕关键技术需求,超前谋划、集中攻坚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研发;要重视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布局;要立足长周期视角,系统性培育和谋划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及其相关产业,希望广大企业能够抓住机遇,融链强链,加入江苏常州新型电力装备集群这个强大家庭,共同推动形成大产业大集群。
常州市启动“百场千企”产业链融链强链对接活动,计划围绕整零对接、市场开拓、科创协同、项目招引、央企合作等八大工作,全年将组织开展不少于100场产业链主题对接活动,服务产业链企业5000家以上,对接产业链“链主”企业500家以上、央企成员企业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以上,签约合作项目1000个以上。
“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常州今创电工有限公司、常州特发华银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常州罗尼斯特种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常州市丰国金鳄电缆有限公司、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安格诺尔(江苏)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常州明景物联传感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评新型电力装备领域2024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常州市新型电力系统合作项目签约环节,20个项目签约,投资金额近50亿元。
集群发展,集纳众智。当天,9位专家增补聘任为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集群专家委员会专家,常州市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党委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就“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其技术产业发展”作主旨演讲。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沈江就“新型电力装备世界级集群发展情况及有关建议”作主旨演讲。(徐磊 韩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