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近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院连续第17年发布油气行业年度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十五五”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环境展望》。
《报告》显示,2024年国际油价略有回落,国际天然气价格连续两年下跌。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53亿吨,同比下降1.9%,成品油消费总量为3.9亿吨,同比下降1.7%,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和LNG重卡加速发展减少了成品油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为5538亿美元,同比减少2.5%,是4年来首次下降。全球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024年国际大石油公司油气产量回升,平均油气产量同比增长超过6%,扭转了2019年以来的下滑趋势。过去一年,中国的石油行业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全国油气产量当量约4.12亿吨,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
展望2025年,油气行业将进入“变中求稳”的全新发展环境。根据《报告》,中国石油消费将保持增长并向峰值接近,成品油全年需求3.82亿吨,同比降1.9%。中国石油石化市场进入变革重塑期,石油需求增长动能转变,“成品油降、化工用油增”。国际天然气价格连续两年下跌,预测2025年欧洲将大量进口LNG作为替代气源,拉动国际气价上涨。
“2025年,地缘冲突将加剧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石油消费提早进入峰值平台期,预计同比增长1.1%至7.65亿吨,峰值水平低于此前预期。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48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63亿立方米,同比增速6.2%。”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预测。
同日发布的《“十五五”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环境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对“十五五”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环境作出了11个判断。
《展望》显示,“十五五”期间,全球政治格局深度裂变重塑,区域大国对外合作更加自主多元;世界经济版图区域化加速产供链重构,中国“以我为主”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球能源转型面临波折但大势不变,中国继续引领全球能源转型;替代加速导致石油需求增速放缓,国际油价运行中枢下行;全球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供需宽松带动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中国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的石油消费即将达峰且不存在平台期,石油原料属性不断强化;中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行业快速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中国油气全产业链竞争更趋激烈,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传统油气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建设低碳智慧能源未来;国际石油公司以价值增长为核心“增强油气”,加快向综合性低碳能源服务商转变。
对此,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分析,“十五五”期间,分地区看,亚太将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占全球石油需求总增量的54.9%;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最大增量国。分油品看,汽油、柴油处于峰值平台期。“十五五”期间需求基本持稳,航煤和石脑油将成为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石油消费即将达峰且不存在平台期,石油原料属性将不断强化。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LNG重卡保有率将由目前不到10%分别增至30%、15%以上,对汽柴油的替代量将达亿吨规模。与此同时,成品油消费将进入下降阶段。“十五五”期间,成品油消费将由“十四五”的年均增0.3%转为年均降4.1%。
“中国能源安全风险从传统能源安全为主向传统能源安全与新型能源安全叠加转变。油气进口占比将保持高位。‘十五五’期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仍维持在70%左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小幅上升至45%左右。”吴谋远预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