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春走基层 | 新风尚!春运途中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1-22 11:0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经晓萃

1月14日零点零二分,北京西站8号站台,450多名旅客坐在K4159次列车上,踏上了回乡过年的旅途。这趟加开的临客绿皮车驶向衡水、曹县、阜阳方向,经过12个多小时后于中午时分到达合肥。随着春运首趟车顺利发出,2025年春运的大幕也正式拉开。

小桔充电数据显示,驾驶新能源电车返乡的需求持续攀升,春运首日充电需求量同比去年春运首日增长超四成,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为热门充电城市。

滴滴加油预测,春节前两周加油需求量持续走高,较平日增长约三成,预计加油高峰期出现在1月27日,成都、深圳、北京、长沙、重庆等城市加油需求量高。

随着全国正式进入春运时间,“今年高速路上还能顺利充上电吗?”——这是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春节假期前准备回家的焦虑所在。

智慧绿色充换电站


2024年12月26日,北京姜庄湖智慧绿色超充港,车主体验全自动智能充电机器人。该站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北京建成的首座集光伏、超充、V2G、无线充、智能机器人充电等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智慧绿色充换电站,日均充电服务能力达到3000车次,超级充电服务能力居全市首位。日前,该站已正式建成投运。(王紫儒摄)

绿色出行风起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飙升

李春临特别提到,针对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问题,202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方面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加快完善。

春运关系着亿万家庭新春团圆、平安出行、顺利出行,是民之所望、心之所向。

1月14日,在国网重庆渝北区鲁能星城超级充电站内,运维人员检查移动式充电桩运行情况。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保障2025年春运期间市民出行无忧,国网重庆电力全面升级充电网络建设,做好出行高峰充电保障,提升运维保障能力,助力充电设施“乡乡全覆盖”,确保市民便捷绿色出行。

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春运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早研究谋划,综合采取多项措施,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出行需要,增加运力、引导出行、保障畅通和优化服务。

1月2日,交通运输部已牵头成立了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自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共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预计达90亿人次左右,安全生产、应急保障、保通保畅任务艰巨。

此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8部门印发《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总体方案》中强调,强化新能源车辆充电服务保障。方案指出,要在春运前组织开展充换电设施设备专项检查,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在繁忙服务区增设充电设施,安排专人引导,规范车辆停车和充电秩序,探索实施快速服务,做到随充随走。合理布设移动充电设备,加强与城市侧共享共用,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加强充换电设施设备运行监测巡查,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安排抢修,避免因故障影响充电效率。

“2025年第一次将除夕列入法定假期,春节前后客流集中度较高,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李春临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煤电油气等要素综合协调,加强重要线路、重要枢纽综合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通信管理部门将做好通信设施防范恶劣天气及应急抢修工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

中国工业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有不少朋友选择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非常关心关注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情况。李春临特别提到,针对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问题,202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方面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加快完善。

李春临介绍,仅就高速公路来讲,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已经有超过58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已经达到97%。

“后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老旧小区、农村地区等区域充电设施建设,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以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李春临强调。

缓解里程焦虑

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据高博介绍,交通运输部在做好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方面,将加快快充、大功率设施应用,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统筹做好充电资源调配,共享充电设施状态信息。

1月14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的广澳高速公路广珠北段官桥服务区,在经过去年年底的升级后,这里充电桩总数量88个,其中包含8个超充桩,其余80个全是快充桩。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充电车位占小车车位的62%,充电桩配置比例居全省第一。

据介绍,目前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已完成在运充电站点、多元融合场站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充电场站5882座,打造全省首条高速超充走廊。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表示,充电排队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阶段性挑战。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高博介绍,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已经建成充电桩3.31万个、充电停车位4.93万个,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1.21万个、1.66万个,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可以说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据高博介绍,交通运输部在做好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方面,将加快快充、大功率设施应用,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统筹做好充电资源调配,共享充电设施状态信息。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800千瓦的超充电站,尽量满足短时快充的需求。

未来已来

特色充电将成春节一道亮丽风景

据交通运输部门介绍,今年春运期间,还将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部分省份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

1月14日,春运首日,在沪昆高速金华服务区,一台智能充电机器人正前往指定位置给新能源汽车补能,吸引了过往车主的目光。

据了解,这是国网金华金东供电分公司最新引进的新一代储能式充电机器人,该机器人充电功率可达40千瓦,车主通过手机小程序预约下单后,机器人会自动前往车辆附近提供充电服务,实现了由“车找充电桩”到“充电桩找车”的转变。

在高速服务区,一个移动充电机器人在给一台车充电已成为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独特的风景。目前,不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一些工厂园区、小区内也出现了不少新型移动充电设备。这种移动充电设备只需用手机扫描机器人身上的二维码预约,移动充电机器人就会移动到需要充电的车辆旁进行充电。

目前,类似移动充电机器人等移动充电设备,已经开始在节假日等充电需求大的特殊时期频繁派上大用场。据交通运输部门介绍,今年春运期间,还将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部分省份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

高博介绍,交通运输部将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根据充电繁忙服务区分布情况,相应地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了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高博说。

另外,为帮助新能源车主缓解过年回家途中的充电难题,高德地图推出“无忧充电”服务计划。据介绍,该服务计划基于高德具备自学习能力的新能源导航,及其自主研发的“自学习能耗模型”,整合了智能充电规划、续航“可达圈”、续航预估等系列实用功能。通过智能充电规划,系统可根据车辆剩余电量、行驶路线以及沿途充电站分布情况,精准规划最佳充电方案,避免车主因电量不足而陷入困境。续航“可达圈”功能则能直观展示车辆在当前电量下能够到达的范围,让车主提前了解可及区域内的充电设施。此外,续航预估功能基于实时路况和车辆能耗,为车主提供更准确的剩余续航里程信息。

针对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过海问题,交通运输部采取了“专班专船”运输模式,新投入了2艘新能源专用运输船,高峰期每天可保障3500辆新能源汽车过海。

高博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会同相关方面全力以赴,持续优化提升各项充电服务,更好保障人民群众便捷绿色出行。同时,呼吁广大车主在出行前尽量做好车辆电量规划,高峰时期尽量错峰充电、少量补电,提升整体充电效率。

铸保障之盾多

部门协同为春运托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能源保供工作,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高度依赖能源电力保障。特别是春运高峰期间,各种运输工具持续满负荷运转,能源电力保障更为关键,而且春运恰值冬季,在低温雨雪天气下,一旦能源电力保障出了问题,交通运输正常运转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由此也会衍生一些问题。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提醒,要密切关注西部、东北等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导致的供暖用能需求增加,以及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覆冰风险。

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汪崇鲜表示,应急管理部强化物资队伍准备与培训演练,提前配置了一批重型除雪除冰装备,狠抓大跨度建构筑物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了电力、高铁的融雪除冰能力。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春运期间,特别是集中出行的高峰时段,公安交警将充分依托各类媒体媒介以及双微平台、地图导航、12123“云哨”提醒等一些新手段新应用,及时发布路况资讯、交通指引、安全提示等信息,严禁不合格的车辆参加春运。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朱文忠表示,国铁集团科学利用通道能力,优化调整装车结构,优先保障发电供暖用煤运输需求,全力保障节日生活物资、粮食农副、春耕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有效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供支撑。

李春临告诉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能源保供工作,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在保障能源生产供应、提升顶峰保供能力、民生用能供应保障、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等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做了充足准备。截至目前,全国煤炭产量、铁路煤炭运输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平均可用天数达到27天。

“考虑到煤电是电力保供的兜底电源,东北三省电厂的存煤水平达到31天,天然气储气处于高位,足够保障冬季天然气需求。”李春临说。

李春临表示,具体到交通运输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突发情况下重要线路、重要枢纽场站综合能源保障,重点做好铁路特别是高铁以及高速公路沿线供电保障,加强沿线重要的设备及线路巡检,及时开展融冰除雪工作。同时,加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的运维保障,合理布设移动充电设备,科学安排应急充电设施设备,努力满足高峰时段充电需要。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