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辽宁新民市举办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旨在促进校地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优势互补,推动辽宁新民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委常委、新民市委书记马原,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餐工业化专委会主席蔡永峰,沈阳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学者,沈阳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及省、沈阳市发改、工信、财政、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相关领导,新民市副市级以上相关领导及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主要领导等参加大会。新民市委副书记、市长魏鹏主持大会。
新民市委常委、副市长赵阳作了新民酸菜产业发展报告,回顾了新民酸菜产业发展的历程,并介绍了未来发展方向和举措。
马原代表新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马原介绍,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天,新民酸菜产业大会终于如期、如愿顺利召开。曾经的初衷与愿景就是“打造让辽沈人民放心吃的好酸菜”,2022年清理打击大坑酸菜、露天酸菜,尽力消除负面影响,保护和挽救这个产业;
2023年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整顿市场秩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24年开展酸菜生产生态安全整治,对酸菜废水进行闭环处理,全年累计14万吨。
对标涪陵榨菜以及盼盼、福来、十月稻田等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在与企业交流时,这一产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和消费者在推动产品提档升级。从农产品到农副产品再到食品,吃少一点、吃好一点,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远小于对品质的关注度。
2025年新春伊始,召开这次产业盛会,目的就是为酸菜产业的重塑再造,为新民继续建设东北酸菜产业集群,蓄势赋能!马原表示,新民酸菜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种植、腌制、加工、销售为一体,上下游产学研用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打造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具体样板;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就业,促进共同富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并将种源研发、优品繁育、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贯穿全产业链始终,有力推动干部发展理念、企业经营方式、群众生态理念生活习惯发生转变,承载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构想。新民酸菜产业完成了转型升级的第一次华丽转身,新一轮迭代升级已蓄势出发。下一步,新民市将坚持现代化企业经营,坚持高端化市场定位,坚持全链条运作,坚持品牌化营销,积极打造全国酸菜(酱腌菜)核心产区和品牌企业集聚地,力争2~3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3~5年达到300亿元。李斌详细介绍了东北酸菜的历史和概况、加工现状和趋势,并从科技创新与升级、产业协同与合作、销售渠道拓展、品质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对酸菜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酸菜研究进展情况。未来,将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设新民东北酸菜产业集群项目,推动酸菜产业从“种植—腌制—加工—食品研发”等全链条产业提升。
蔡永峰在发言中指出,东北酸菜是中国特色鲜明、百姓喜好的大众美食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新民酸菜作为东北酸菜的突出代表,要抢抓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机遇,突出产品文化价值、情绪价值、健康价值,着力在数智赋能、产品创新、标准体系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及打造全产业链条等方面加快突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将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把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东北酸菜打造成为时代新品和国际知名品牌,让“世界酸菜看中国,中国酸菜看东北,东北酸菜看新民”!
据悉,此次大会,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民市以“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树立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县域样板”为目标,聚力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加快推动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新民酸菜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担当着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守正创新的文化内涵。新民市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坚持项目带动、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将酸菜产业链前端做优、中端做精、后端做强,推动酸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让酸菜产业成为新民的城市名片和金字招牌。同时,也将充分发挥酸菜产业发展示范带头作用,有力带动新民特色产业链式发展,持续提升现代化大农业水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就新时代新民乡村振兴新图景。
会前,新民市召开了酸菜产业协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等,刘策当选为新民酸菜产业协会首届会长。会上,与会领导为东北酸菜产业研究院、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进行揭牌。会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新民市酸菜产业园10万级GMP智能化生产车间。
新民酸菜产业协会代表,海天味业、六必居、喜家德等经销商代表,国家、省、沈阳市媒体代表也参加此次大会。(梅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