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永杰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张永杰 摄)
1月1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刘宁主持会议,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做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张永杰 摄)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张永杰 摄)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政府一年来的成绩令人鼓舞,主要体现在以下八方面。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6.36万亿元、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工业投资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万亿元、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68万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9718个。318个“两重”项目全面开工,汽车以旧换新超40万辆、家电超450万台。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
二创新能力起势跃升。中原科技城国家级科研平台23家,河南省科学院在先进材料、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原医学科学城智能医学研究设施、质子医疗中心启动建设,国内首个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发布运行,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落地实施。中原农谷集聚种业研发团队53支,培育优良品种161个。省实验室27家、产业技术研究院6家、产业研究院55家,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高校“三个调整优化”纵深推进,9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完成首届招生,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560家。新引进顶尖人才22名、领军人才189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759亿元。
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7+28+N”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2%。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销售额居全国首位。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揭牌投运。全球“灯塔工厂”3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4家,规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一282.4%。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1家,规上工业企业2.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万家。超硬材料集群、现代农机装备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乡村振兴有力有效。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耕地面积连续4年净增累计超过170万亩。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550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33万亩,建成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86个。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20.3万家、家庭农场27.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万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新改建农村公路6842公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脱贫县农民收入增长6.9%。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
五改革开放深化拓展。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顺利推进,省管企业净资产增长8.9%、研发投入增长34.4%,实施省管金融企业“五定”改革。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举措,分型分类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经营主体达1127.8万户,民间投资增长10.5%。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数字政府加快建设,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197项高频事项“免证可办”。郑州航空口岸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郑州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建成内陆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万列。内河航运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4%。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2.3万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3万家,进出口总额8202亿元。在卢森堡成功举办第二届“空中丝路”国际合作论坛。
六绿色发展提质增效。黄河干流水质持续保持Ⅱ类,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4.4万亩,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5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6平方公里。完成丹江口库区周边石漠化治理100万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占比86.1%。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208个,新增零碳工厂11家、超级能效工厂8家、绿色工厂301家、绿色工业园区21个,能耗强度降低5.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度、装机占比突破50%。
七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6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6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72.8万人。新设高等院校7所,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扩充幼儿园公办学位7.6万个。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10个,80%的县级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首批100个县城医疗卫生次中心建成。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永城王庄、郑州商都书院街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河安澜》等6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奖。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接待游客突破1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万亿元,“胖东来”频频出圈,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40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布局老年助餐场所8367个。累计建设人才公寓30万套,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新改造老旧小区31.8万户,更新改造老旧管网5048公里。十项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八各类风险有序化解。保交楼任务总体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率94.6%,1071个征收安置问题项目整改交付。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阶段性成效。地方债务风险整体可控,118家企业退出融资平台,漯河清“五高”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根基不断夯实,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持续完善,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年来,河南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气象、地质、地震等工作得到新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参事、史志、文史、档案、援疆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请输入验证码